[1] |
赵杰, 刘洪泉, 赵芸, 杨锴, 傅永斌, 顾玉章, 孙丽静, 胡梦芸, 李辉, 张颖君. 北方冬麦区小麦春化基因的组成与分布及其与冬春性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62-67. |
[2] |
兰素缺, 李光威, 孟雅宁, 李芳, 张业伦, 李杏普.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30种质改良及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S1): 7-11. |
[3] |
刘永伟, 周硕, 王雪征, 孙果忠, 朱金永, 韩秋芬, 李春杰, 赵和, 王海波. 粒重基因TaCwi-A1等位变异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功能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2): 131-137. |
[4] |
边立娜, 范宝莉, 孙德岭, 彭永康. 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与可育花粉母细胞不同发育期的比较蛋白质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101-105. |
[5] |
王飞, 王立广, 潘梅瑶, 钮中一, 周勇, 梁国华. 水稻抗稻瘟病Pigm(t)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利用[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1): 51-56. |
[6] |
孙海波, 邹美智, 任洪岩, 王景余, 闫双勇, 李艳萍, 冯瑞光. 花药培养快速培育聚合抗3种水稻病害基因的新种质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2): 116-123. |
[7] |
孙海波, 邹美智, 任洪岩, 王景余, 闫双勇, 李艳萍, 冯瑞光.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23、Stvb-i、Pi-1 3种抗病基因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1): 90-96. |
[8] |
沈红霞, 辛明明, 梁荣奇, 解超杰, 杨作民, 刘志勇, 孙其信. 野生二粒小麦导入普通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4): 7-11. |
[9] |
杨松杰, 张晶, 张晓科. 基于PCR标记的陕西省部分地方小麦品种(系)糯蛋白基因的多样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6): 67-72. |
[10] |
田齐建, 李晓燕, 王曙光, 孙黛珍. Presto×晋农190杂种F2-3及双亲的核型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6): 92-96. |
[11] |
杨松杰, 张影全, 王茹, 张晓科. 陕西省地方小麦品种黄色素含量基因的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4): 83-87. |
[12] |
陈斌, 耿三省, 赵泓, 张晓芬, 张宝玺, 刘凡. 3个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及苗期抗病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1): 231-238. |
[13] |
王长有, 王秋英, 刘志立, 张宏, 王亚娟, 刘新伦, 吉万全. 小麦新种质N95175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1): 213-216. |
[14] |
单奇伟, 陈龙正, 徐海, 宋波, 安林海, 胡俏强, 苏小俊, 袁希汉. 不结球白菜Ogura雄性不育花器官形态及败育细胞学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S2): 25-29. |
[15] |
程敦公, 李豪圣, 肖永贵, 宋健民, 刘爱峰, 刘建军. 快速准确鉴定小麦1BL/1RS易位系新方法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S1): 3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