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2年, 第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2-12-28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王晨阳, 马元喜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1988~199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不足或过多,均抑制小麦根系的生长。干旱导致土壤表层根量减少,而深层根量所占比例增大。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单株次生根数明显减少;低于50%时,单株根量显著下降。根系活性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强而下降,其中以扬花期的下降幅度为最大。小麦单茎伤流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根冠比与土壤含水量则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此外,研究还指出,40%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是小麦生育后期重度干旱的极限指标。
  • 高辉远, 邹琦, 程炳嵩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大豆在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光合日变化及叶片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日变化。结果表明,结荚期和鼓粒期大豆的光合作用有午休产生,而在开花期没有发现午休现象。但是在这三个不同生育期中叶片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日变化却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它们的变化与大豆光合午休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用去荚和去叶方法改变大豆植株库源比后,对大豆光合午休产生与否没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豆叶片中碳水化合物的累积不是造成光合午休的原因。
  • 吴树彪, 尚勇进, 王景雪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法,在光学水平观察了淀粉在大麦胚珠发育中的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淀粉粒的聚积出现三次高峰,即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之前,受精之前和种子成熟时期。认为淀粉的积累预示着活跃的代谢活动。珠心中具贮藏淀粉,说明短命珠心不仅作为转运组织,而且在一定时期具贮藏功能。
  • 卢良峰, 张弛, 邓淑华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普通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两对)以及一个恢复系的花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观察,发现在单核期和双核期,K型三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无差异。在三核期,K型三系的酶谱出现差异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 张召铎, 刘植义, 沈银柱, 司智海, 郑建卫, 张步升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4种细胞质类型普通小麦(T. aestivum)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共16个材料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不同细胞质类型雄性不育系之间的花粉粒形状及花粉粒表面纹饰有一定的差异,但花粉粒的大小、花粉粒萌发孔特征与不育细胞质类型无相关关系。不育系与其保持系在花粉粒形状、花粉粒表面纹饰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 林作楫, 金先春, 揭声慧, 张玲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豫麦13号的主要形态生理特性为:成穗数多且千粒重稳定;穗分化前慢后快,适于黄淮地区生态环境;其冠层结构合理且具动态变化,后期干物质积累过程长而运转率高;根系活力强,植株体内碳氮代谢较正常,对主要自然灾害(冻、旱、涝、病等)有一定抗性或耐性。
  • 杨世忠, 段韶芬, 邹秀珍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用郑三3号的3个亲本自交系,组配成6个正反单交组合和6个以单交为母本的三交组合,进行产量比较和性状调查。结果表明,6个单交组合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6个三交组合之间的产量差异亦不显著,说明这3个自交系相互间的配合力都很高,这是郑三3号的产量达到了优良单交种产量水平的内在因素。
  • 王朝斌, 石艳华, 赵虎臣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谷子Ch型显性核不育性是由两对显性基因通过上位互作控制的。其中一对为显性不育基因,另一对为显性上位基因;显性上位基因的存在掩盖了显性不育基因的表达,从而使不育性恢复可育。同时这两对基因是连锁的,二者之间的交换率约为9.4%。
  • 尚春树, 石冰, 程舜华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用不同生态来源的6个早熟大豆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研究F1、F2单株产量等性状的亲子关系、杂种优势,配合力、M·S·g/M·S·s值、遗传力、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早熟大豆杂种F1、F2单株产量等性状介于双亲之间,与双亲值、中亲值密切相关;F2出现超亲分离,分离幅度、杂种优势、特殊配合力效应与双亲生态差异有关,单株粒重与鼓粒—成熟期密切相关,与开花—鼓粒期相关不显著,因此缩短开花—鼓粒期是提高大豆杂种后代早熟高产性的关键。
  • 侯建华, 耿庆汉, 胡荣海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抗旱性不同的32个冬小麦品种的成熟胚、幼穗和幼胚产生的愈伤组织作为供试材料,以聚乙二醇(PEG)诱导的渗透压模拟水分胁迫,测定了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含水量、组织活性及渗透势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供试愈伤组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相对含水量、组织活性及渗透势值表现下降。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冬小麦在整株水平与细胞水平之间对于水分胁迫存在着一致性。
  • 古旭, 胡道芬, 洪立芳, 刘秉全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三种培养基对不同的粳籼稻杂交种F1进行花药培养。不同的培养基表现出不同的花培效果,基因型之间的培养力差异显著。培养基和基因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作效应。选择培养力高的基因型和与之相适应的培养基是粳籼稻杂交种花培育种的重要因素。
  • 王怀名, G.米克斯-瓦格纳, 杨艳丽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Futura、GV和GC三个品种嫩茎花椰菜单核阶段的花药和花粉,接种在(mg/L):①2,4-D0.1+NAA0.1+10%蔗糖;②2,4-D0.5+NAA1+BAP0.5+Kt0.5+GA30.5+10%蔗糖的改良B5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给予不同温度和持续时间的热处理,最后培养在25℃光照下。接种后三周,从花药中产生出胚状体。转移到含2%蔗糖的改良B5基本培养基上长成植株。观察了花药中花粉粒发育成胚状体的过程,分析了胚状体植物的染色体倍性。液体培养中的分离花粉粒,发育成一些膨大的胚性细胞和多细胞原胚。
  • 李丙申, 丁春国, 王英霄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1986~1990年间80多个田间小麦肥效试验,研究了石家庄地区小麦生产进入高产阶段后不同肥力土壤上小麦肥效曲线方程、高产经济施肥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肥力麦田的小麦高产经济施肥指标为:高肥力麦田亩施N11.1~13.8kg,P2O510.7~13.9kg,中肥力麦田亩施N12.6~15.2kg,P2O59.8~12.1kg;低肥力麦田亩施N13.3~15.5kg,P2O59.1~11.7kg。还研究了小麦目标产量施肥法所需的三个施肥参数:(1)小麦百公斤产量养分吸收量,空白区平均为:N2.32kg,P2O51.05kg,K2O2.72kg;施肥区平均为:N2.82kg,P251.03kg,K2O3.15kg。(2)土壤速效磷和碱解氮的校正系数(CP、CN)分别为:CP=0.41+4.01/P,CN=0.28+0.035P。(3)氮、磷肥利用率(ZN、ZP)分别为:ZN(%)=42.1-0.35P,ZP(%)=27.6-1.20P(P为土壤速效磷含量)。
  • 吴明才, 肖昌珍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大豆施锌,可增进种子氨基酸含量,在0.1ppm左右锌的处理下,碳酸酐酶,叶绿素a、b含量以及固氮酶活性均较高,依此浓度递增,上述三项生理指标递减,即以0.5ppm锌浓度处理最低;吸氢活性与锌浓度关系与固氮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反。
  • 王绍中, 马平民, 徐林, 全宏华, 崔转玲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典型砂姜黑土上的六年定位试验证明:每年亩施圈肥2500~5000kg,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和速效氮有所增加,速效磷含量增高;在各种磷酸盐形态中,铝磷酸盐含量明显增加。施用圈肥的处理,耕层土壤容重降低,有效水含量显著提高,土壤持水曲线与对照处理有明显差别。施用氮磷化肥和无肥对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明显下降,说明砂姜黑土的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是缓慢的。单纯施用氮磷化肥,第一年小麦增产幅度较大,以后小麦产量逐年下降。同时施用圈肥和氮磷化肥,小麦产量逐年呈上升趋势。
  • 郑王义, 尹青云, 屈会选, 王东升, 谢瑞才, 李生才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主分量分析法探讨小麦返青到收获不同管理措施下昆虫群落演替规律,把随生育期的演替划分为三个阶段。总的趋势是:早春麦田害虫和天敌数量较低,各物种在群落中分布均匀,没有防治必要;第二阶段,多数昆虫处于鼎盛时期,各物种分布极不均匀,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第三阶段处于衰落阶段。主分量分析还表明了引起麦田昆虫群落演替的主要昆虫类群及他们的变动规律。也比较了管理措施对麦田昆虫群落的影响,施药防治2次的水浇地比不施药的水浇地,无论丰富度、多样性还是均匀度都低;施药一次的扩浇地次之。
  • 薛俊杰, 程红梅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抗虫鉴定的基础上,对大豆抗食心虫品种(系)的抗性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豆荚硅元素含量高是抗虫的主要原因之一;豆荚表皮细胞呈近圆形突起、直径小或表皮细胞下小细胞层数多、表皮下有特长形细胞者;豆荚隔离层细胞呈短椭圆形、直径小、排列紧密者均有较强抗性。抗性与荚皮厚度、隔离层厚度及隔离层细胞排列方向无关。
  • 潘惠康, 张兰新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1986~1990年的研究结果发现,在玉米穗腐病流行年份,抗病和感病玉米自交系的严量损失分别比常年高21%和35%。在气候因素中,日照时数对发病和产量损失影响较大。同一气候条件下感病系比抗病系产量损失大52%~82%。感病品种因穗腐病造成的玉水产量损失比不利的气候因素更为严重。
  • 陈增建, 刘水芳, 刘亦学, 杨永刚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1981~1990连续10年进行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类群及分布的研究,先后对总计435个菌株鉴定为7群12~18个小种。在明确各地区小种分布的同时,确定各地优势小种一直为ZG群,与生产上栽培品种抗性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相一致。用日本单基因品种对多数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具有Pi—Zt,Pi—b,Pi—ta,Pi—ta2,Pi—Km基因型的品种致病率较低,对其它基因型品种致病率较高。稻瘟病菌变异的研究表明,从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穗颈稻瘟病斑上分离的单孢,接种鉴定所属小种有差异;同一病斑上多次继代分离的单孢,其生理小种差异也很大。由此证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有很大变异性。
  • 张锦秀, 李岩涛, 邓振荣, 杨宝盛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证明,枸杞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能较好地利用麦芽糖和蔗糖作为碳源。较适宜的氮源是KNO3和蛋白胨。碳源中乳糖和甘油以及氮源中的尿素、(NH42SO4和(NH42HPO4对病菌苗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产生有明显抑制作用。病菌生长最适宜酸碱度为pH6.1。苗竺生长和孢子萌发适温为20~30℃,低于10℃和高于35℃孢子不能萌发。孢子萌发适宜湿度为100%,以水中萌发最好。湿度低于75.6%时孢子不能萌发。
  • 黄仲生, 杨玉茹, 朱晓丹, 王志清, 耿本聪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1982~1987年间自黑龙江、北京等10个省市采集到60份西瓜病株,分别进行分离和培养鉴定,结果有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木贼镰刀菌。致病性试验是将3个镰刀菌分别接种于西瓜品种郑州3号,结果尖孢镰刀菌致病,茄病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不侵染。分别从黄瓜和甜瓜枯萎病株分离出来的尖孢镰刀菌,与西瓜病株分离得的尖孢镰刀菌进行交互接种于西瓜、甜瓜和黄瓜的幼苗上。鉴定的结果是不同的专化型,即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E. F. Smith)Snyder et. Hans.〕。在防治上,采用综合防治措施,经过1989~1990年试验,防效达90.91%~92.70%,增产58.95%~64.93%。
  • 王殿瀛, 郭桂兰, 王节之, 王玉文, 赵太存, 史琴香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160个代表点的14个与谷子适应性有关的生态因子综合效应因子荷载值、全国谷子生态联合试验所确定的谷子品种光温生态类型以及谷子品种全国统一熟期分类三者结合划区。将中国谷子主产区(占全国谷子播种面积的97%)划分为春播特早熟区、早熟区,中熟区、晚熟区和夏谷区等5个生态区11个亚区。分区分析了生态特点和品种特性,指出存在的问题。本区划具有以下特点:(1)以气候地理因子与谷子生态特性,特别是按谷子统一熟期分类结合划区,使相同生态条件地区连片,突破了大行政区的框架;(2)代表地点和因子多,且又通过运算综合成因子荷载值划区,代表性大;(3)解决了过去划区中承德、朝阳、赤峰、铁岭、锦州等重要产谷区归属模糊的问题。
  • 刘进余, 高文选, 苑逢山, 卢赞民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灰色决策的方法,依据多年调查和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了黑龙港区旱地不同水文年了种种植方式的产量、产值、降水经济效益和降水利用效率四个目标的实际效果,提出了在不同投入水平条件下适合不同水文年的种植方式,为港区旱地科学种植提供了依据。
  • 武兴德, 薛颖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ICPS-1000Ⅱ型等离子光谱仪,分别测定了苋菜、油菜、芹菜中的钾、钠、钙、镁、磷、铜、铁、锌、锰、锶十种元素的含量,标准曲线浓度与强度的相关系数(r=0.999)。在几种蔬菜中苋菜铁的含量高,苋菜5个品种中棠东红最高,而且锌、铜、钙、镁等也比较高。测定的7种油菜中,徐州苔菜锌铜比、锰铜比及锌铜锰总量高于其它品种。
  • 刘金良, 张书敏, 刘俊祥, 李树林, 王振庄, 李建成, 赵文臣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是世界性的一大害虫。它具有散居型、中间型和群居型三种型态,各型之间可随其密度的增减而相互转变。1921年Uvarov就论述过蝗虫因其密度不同可产生群居型,首先创立了蝗虫型变学说。1950年Key也述及型变是由于其它原因所引起的对密度过剩的迁徙。Kennedy(1961)、内田(1972)等亦认为,高密度可促进型变。但何种密度可导致型变,尚未见报道。为了探讨蝗蝻种群与型变间的关系,研究其随密度变化而出现的不同生态型变规律,我们于1988~1990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蝗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陈玉蓉, 王培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前人曾进行过将小麦试管苗栽入经消毒的营养土的花盆、营养液、纸钵等多种试验,但没找到一个简单易行且移栽成活率和结实率均高的方法。近年来我们进行了直接栽于田间的研究,获得较好效果。现简报如下。 一、移栽方法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1974~1988年我们曾反复进行腐熟马粪或树叶肥、砂子或炉灰、菜园土按不同比例装入花盆,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移栽的试验,其成活率最高年份也没达到过60%。1989年以来连续3年把经闭管(不打开棉塞)炼苗5~7天的试管苗,用清水洗尽培养基后栽入田间,及时浇水覆膜,使每一个畦成为一个小塑料棚(高70~80cm、长500~600cm、宽300cm)。
新闻公告 更多
高影响力论文 更多
版权信息
二维码
  • 《华北农学报》官网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