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静, 林建新, 张扬, 卢和顶, 陈山虎, 廖长见. 利用转录组解析鲜食玉米闽甜6855的耐寒机制[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1-8. |
[2] |
王燕宁, 黄涛, 吴光亮, 黄诗颖, 钟奇, 王鹏, 杨朦朦, 李才敬, 程琴, 贺浩华, 金伟, 郭凌, 边建民. 水稻芽期响应镉胁迫的转录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25-35. |
[3] |
贺洁, 孙少光, 葛昌斌, 宋丹阳, 乔冀良, 李锁平, 苏亚蕊, 廖平安. 不同小麦品种(系)茎秆显微结构、生化组分与茎秆强度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1): 68-76. |
[4] |
唐益平, 李向峰, 王辉, 胡王琴, 任楚婷, 黄亚茹, 徐鹏, 尤翠翠, 柯健, 何海兵, 武立权. 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大穗型粳稻强、弱势粒灌浆与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107-117. |
[5] |
梅瑜, 李向荣, 蔡时可, 顾艳, 王继华. 药食同源植物甘葛藤的全长转录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10-17. |
[6] |
钟婷婷, 郭诗芬, 卢文斌, 肖钢. 甘蓝型油菜抗根肿病KASP标记开发和利用[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184-190. |
[7] |
张帅, 张希兰, 张娜, 赵明辉, 乔文臣, 孙丽静, 李辉, 傅晓艺, 何明琦, 纪军, 李俊明. 黄淮麦区北片小麦穗部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31-39. |
[8] |
刘猷红, 张俊, 唐傲, 刘凯, 张喜娟, 董文军, 李柱刚, 孟英, 来永才. 播期调控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109-117. |
[9] |
孙慧宇, 宋佳, 王敬国, 刘化龙, 孙健, 莫天宇, 徐善斌, 郑洪亮, 邹德堂. 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Badh2基因改良粳稻香味[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4): 1-8. |
[10] |
胡博文, 谷娇娇, 贾琰, 沙汉景, 张君颜, 黄书勤, 赵宏伟. 盐胁迫对寒地粳稻籽粒淀粉形成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1): 115-123. |
[11] |
张善磊, 岳红亮, 赵春芳, 陈涛, 张亚东, 周丽慧, 赵凌, 梁文化, 王才林. 粳稻栽培品种中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等位变异及群体结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6): 116-122. |
[12] |
谷海涛, 贾琰, 张博, 孙斌, 王卓茜, 赵宏伟. 孕穗期干旱胁迫下外源γ-氨基丁酸对寒地粳稻籽粒氮素形成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5): 209-217. |
[13] |
李宪伟, 郑洪亮, 赵宏伟, 王敬国, 刘化龙, 孙健, 李宁, 雷蕾, 邹德堂. 苏打盐碱胁迫下粳稻芽期耐盐碱相关性状与SSR标记关联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2): 139-148. |
[14] |
高虹, 徐铨, 王嘉宇, 钟鸣, 徐正进, 隋国民. 中国北方粳稻基于SNPs的遗传结构分析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2): 8-13. |
[15] |
张德双, 赵泓, 张凤兰, 余阳俊, 赵岫云, 于拴仓, 汪维红, 苏同兵, 卢桂香. 新型紫色大白菜15NG28后代的鉴别及其转录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6): 1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