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立新, 宋健, 贾海民, 曹伟平, 李耀发, 张晓. 韭菜迟眼蕈蚊在川芎上的为害及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6): 169-173. |
[2] |
邓培渊, 袁伟, 李玉华, 王林青, 李长看. 小菜蛾触角结合蛋白PxylABP结合模式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5): 233-238. |
[3] |
张怡, 张佩佩, 马晓萌, 傅露露, 乔月娥, 陈佩佩, 李成伟. 河南两地市小麦白粉病菌的分子鉴定和进化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1): 189-192. |
[4] |
陈占勇, 霍秀文, 尹春, 杨明. 10种长山药花粉形态及分类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5): 141-145. |
[5] |
张尚卿, 高占林, 党志红, 李耀发, 潘文亮. 绿盲蝽对四种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3): 189-194. |
[6] |
曾爱松, 刘玉梅, 方智远, 杨丽梅, 庄木, 张扬勇, 孙继峰, 孙培田. 甘蓝耐裂球性与叶表面微形态及细胞组织结构的关系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S2): 41-45. |
[7] |
姚永生, 原国辉, 罗梅浩. 铜绿丽金龟成虫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观察[J]. 华北农学报, 2004, 19(3): 96-99. |
[8] |
慕卫, 丁中, 何茂华, 郭红, 刘峰. 韭菜迟眼蕈蚊的生测方法及防治药剂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2, 17(S1): 12-16. |
[9] |
郭线茹, 李为争, 原国辉, 陈智, 马继盛, 沈佐锐. 甜菜夜蛾成虫对黑杨萎蔫叶片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J]. 华北农学报, 2002, 17(3): 118-123. |
[10] |
蒋悟生, 刘东华, 李毅, 郭希铭, 郭淑华. 离子注入对绿豆种子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1999, 14(1): 57-62. |
[11] |
韩德元, 李咏伟, 张芝利, 冯玉珠, 刘孟英, 阎忠澄, 王军. 白香草木樨等植物对黑绒金龟甲诱集作用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98, 13(1): 95-100. |
[12] |
孙建华, 彭德良, 宇克莉, 毕平, 彭永康. 甘薯糠腐茎线虫病组织病理学扫描电镜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98, 13(1): 101-105. |
[13] |
张召铎, 刘植义, 沈银柱, 司智海, 郑建卫, 张步升. 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J]. 华北农学报, 1992, 7(4): 22-28. |
[14] |
崔洋, 刘克明, 魏建昆, 张召铎, 刘植义. 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扫描电镜观察[J]. 华北农学报, 1990, 5(1): 74-77. |
[15] |
周林, 蒋伟明, 杨槐俊, 段锦兰. 白菜类几种蔬菜花粉扫描电镜观察[J]. 华北农学报, 1989, 4(3): 87-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