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辉, 王良, 付增娟, 李晓东, 赵尚敏, 鄂圆圆, 郑文哲, 张自强, 张必周, 张惠忠. VNTR特异性引物在甜菜育性鉴定中的应用[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2): 35-41. |
[2] |
李靓, 于卓, 于肖夏, 杨东升, 卢倩倩, 李景伟, 李佳奇, 刘宇飞. 6个马铃薯新品系的细胞学及SSR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2): 74-80. |
[3] |
陈勇生, 何慧怡, 齐永文, 劳方业. 硒肥对覆膜花生生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268-273. |
[4] |
梁铁军, 陈雄辉, 崔玉梅, 罗方雄, 张泽民, 彭海峰. 影响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低温敏感度QTL定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 29-34. |
[5] |
段阳, 姚盟, 蒙立颖, 石晓艺, 齐智, 叶佳丽, 闫鹏娇, 刘子涵, 宋喜悦. 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T763A的败育特点及育性恢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2): 98-105. |
[6] |
柏斌, 吴俊, 庄文, 姚栋萍, 李莺歌, 邓启云. 育性敏感期低温对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生理指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3): 98-104. |
[7] |
郑建敏, 蒲宗君, 李式昭, 李俊, 杨恩年, 孙华, 刘培. 温敏雄性不育小麦SCT-1育性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6): 68-72. |
[8] |
徐献锋, 胡玉梅, 于澄宇, 葛娟, 郭英芬, 董军刚, 胡胜武. 甘蓝型油菜反型温敏核不育Huiyou50S的生理特征及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3): 147-152. |
[9] |
邓衍明, 叶晓青. 园艺作物远缘杂交受精前生殖障碍及其克服方法[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S1): 81-86. |
[10] |
何琦, 高亦珂. 四倍体萱草减数分裂观察与花粉育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S1): 47-50. |
[11] |
张欣, 张宝石, 赵明, 李连禄, 王美云, 张旭. 生态因子对玉米多育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S1): 128-132. |
[12] |
宋银花, 牛良, 刘淑娥, 王志强. 观赏桃花若干性状的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2): 78-83. |
[13] |
詹克慧, 高翔, 程西永, 许海霞, 董中东, 崔党群.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易恢性的差异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5): 67-72. |
[14] |
邹仕庚, 谭会泽, 王修启, 左建军, 冯定远, 董泽敏, 叶慧. 不同基因型肉鸡肠道CAT1和CAT4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2): 55-61. |
[15] |
丁效华, 张泽民, 曾瑞珍, 张桂权. 水稻粳型亲籼系S-c座位基因型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4):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