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代梦媛, 高梅, 李文昌. 蓖麻赤霉素氧化酶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3): 8-18. |
[2] |
徐敏慧, Josee Ornella Musaniwabo, 韩少凡, 刘一涵, 杜丽桦, 刘爱玉, 汪启明, 屠小菊. 陆地棉GhCRE1影响种子萌发初探[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3): 19-26. |
[3] |
韩佳良, 王鹤萌, 张冬瑞, 常缨. 拟南芥转录因子AtOFP19功能的初步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56-63. |
[4] |
刘丹, 梁丹, 王从磊, 时晓伟, 许庆芬, 高杨, 候康波, 张欣, 冯刚, 王建贺. 小麦籽粒不同发育阶段醇溶蛋白表达谱分析及在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2): 68-73. |
[5] |
孙淑, 张晓琦, 赵乐, 周震峰.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单丁酯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145-151. |
[6] |
安瑞朋, 王冬梅, 祁建军, 魏建和, 廖登群. 温度层积对黄精种子萌发及出苗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220-226. |
[7] |
刘斌祥, 程秋博, 周芳, 杜伦静, 李小龙, 孔凡磊, 袁继超. 种子大小与播种深度对玉米出苗、苗期光合特性与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 98-106. |
[8] |
王亮亮, 宋伟杰, 齐英杰, 宋涛. 三磷酸腺苷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59-63. |
[9] |
宋振君, 李志勇, 王永芳, 全建章, 马继芳, 白辉, 董志平. 谷子种子线虫检测及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4): 208-216. |
[10] |
谭彬, 王婷, 郝鹏博, 郑先波, 程钧, 王伟, 冯建灿. 外源GA3和PBZ对桃枝条生长及其GA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2): 25-34. |
[11] |
任煜倩, 王立霞, 周丽君, 刘中良, 刘世琦. 不同浓度GA3、ETH及低温处理对大蒜萌芽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S1): 122-127. |
[12] |
牟雪姣, 张强, 吴燕, 王雪娟, 张远兵. 外源CO对干旱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生长的缓解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5): 168-173. |
[13] |
石建斌, 王宁, 周红, 许庆华, 乔文青, 严根土. 陆地棉中赤霉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时空表达变化[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4): 9-16. |
[14] |
许高平, 刘秀峰, 袁文娅, 王璞, 楼辰军, 杨兆顺. 赤霉素浸种对玉米低温出苗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4): 147-152. |
[15] |
王新博, 任永哲, 岳慧芳, 李乐, 吕伟增, 史校艳, 辛泽毓, 王志强, 林同保. 基于VIGS技术的小麦干旱响应基因TaEF-1α的功能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2): 7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