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牛润芝, 朱长伟, 姜桂英, 杨锦, 罗澜, 申凤敏, 刘芳, 刘世亮. 豫北潮土区轮耕模式对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4): 182-189. |
[2] |
宋挚, 郭新送, 范仲卿, 洪丕征, 陈士更, 刘同信, 张晶, 张宏, 丁方军, 赵锦彪. 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对葡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3): 158-167. |
[3] |
周丽平, 赵秋, 张新建, 宁晓光, 袁亮, 李燕婷, 赵秉强. 新型增效复合肥料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2): 112-120. |
[4] |
苏港, 王怡针, 葛均筑, 李子芳, 臧凤艳, 王金龙, 吴锡冬. 绿肥油菜还田时期对不同施氮量下春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2): 121-131. |
[5] |
金欣欣, 王瑾, 宋亚辉, 程增书, 李玉荣, 苏俏. 高油酸花生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231-239. |
[6] |
刘长源, 焦凤丽, 洪圣哲, 孙池涛, 张明明, 张凯, 李全起. 不同覆盖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246-252. |
[7] |
崔彦芹, 郭元章, 侯少锋, 李思达, 关中波, 徐桂真. 基于BSA-seq技术挖掘芝麻株高相关候选基因[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8-15. |
[8] |
李金婷, 韦锦坚, 韦持章, 农玉琴, 骆妍飞, 陆金梅, 廖春文, 覃潇敏. 茶树/大豆间作体系氮素对茶叶品质成分及其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282-288. |
[9] |
宋雅欣, 赵同科, 安志装, 马茂亭.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306-311. |
[10] |
赵泓凯, 张潇屹, 曾慧云, 邓婧涵, 陈晓峰, 宋丽芬.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不结球白菜生理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312-319. |
[11] |
李菊, 高程斐, 马宁, 王舒亚, 罗石磊, 吕剑, 冯致, 胡琳莉, 肖雪梅, 郁继华.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松花菜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153-162. |
[12] |
杨灵, 韩配配, 张钰钦, 代晶, 李银水, 顾炽明, 沈欣杰, 谢立华, 秦璐, 廖星. 氮镁胁迫对油菜苗期养分累积及氮同化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167-175. |
[13] |
逄娜, 程松, 张水梅, 袁静超, 刘剑钊, 刘松涛, 任军, 梁尧, 蔡红光. 化肥配施有机肥对黑土肥力与春玉米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124-131. |
[14] |
何铭钰, 肖汉乾, 邓小华, 李良勇, 李武进, 周孚美, 陈治锋, 肖艳松, 黄琼慧, 黄杰. 浓香型稻茬烤烟生长和物质积累与养分利用效率[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139-146. |
[15] |
黄尚书, 孙永明, 江新凤, 吴艳, 林小兵, 何绍浪, 余跑兰, 熊文, 雷礼文. 有机肥全量替代化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土壤养分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163-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