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贾建平, 李金鸿, 于敬文, 余曦玥, 彭德良, 李惠霞, 黄文坤. 氮肥对控制大豆孢囊线虫病危害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4): 198-205. |
[2] |
张斌. 大豆GmPP2C89基因在盐胁迫中的功能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4): 20-27. |
[3] |
张晋玉, 徐新娟, 晁毛妮, 张晓红, 吴向远, 高际涛, 黄中文. 大豆GmZAT1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3): 1-7. |
[4] |
吉颖, 孙枫, 吴淑华, 李硕, 涂丽琴, 高丹娜, 崔晓艳, 陈新, 季英华, 郭青云. 江苏大豆上分离的豇豆轻斑驳病毒基因组序列克隆及特征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3): 200-205. |
[5] |
李艳燕, 赵彩桐, 齐阳阳, 刘明, 张书瑞, 刘志华, 李文滨, 姜振峰. 大豆主茎木质素积累规律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3): 77-85. |
[6] |
王晓丽, 王敏, 岳爱琴, 郭数进, 王鹏, 王利祥, 杨婷婷, 张海生, 张永坡, 高春艳, 张武霞, 牛景萍, 杜维俊, 赵晋忠. 氮素营养和根瘤菌接种对大豆结瘤固氮和生长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1): 95-102. |
[7] |
李曼, 史晓蕾, 邸锐, 刘志芳, 孟庆民, 付才, 杨春燕, 王冬梅, 张孟臣, 张洁, 闫龙. 大豆长片段插入/缺失标记的开发与应用[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1): 18-26. |
[8] |
韦锦坚, 覃潇敏, 农玉琴, 骆妍妃, 陆金梅, 陈远权, 韦持章. 茶与大豆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289-296. |
[9] |
王大刚, 陈圣男, 黄志平, 李杰坤, 吴倩, 胡国玉, 王维虎, 杨永庆. 大豆新品系抗SMV鉴定及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326-332. |
[10] |
崔彦芹, 郭元章, 侯少锋, 李思达, 关中波, 徐桂真. 基于BSA-seq技术挖掘芝麻株高相关候选基因[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8-15. |
[11] |
高倩, 冯燕, 杨雅华, 赵青松, 雷雅坤, 刘兵强, 张孟臣, 史晓蕾, 杨春燕.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野生大豆蛋白含量QTL[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23-30. |
[12] |
范会芬, 孙天杰, 苏伟华, 肖付明, 张洁, 王冬梅. 大豆GmWRKY50的抗体制备及其蛋白水平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28-34. |
[13] |
杜想想, 赵亚帆, 赵晨云, 赵帅兵, 李源, 程远, 赵全志, 杜彦修, 孙红正, 孙虎威, 彭廷.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水稻OsARF12突变体的构建[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7-14. |
[14] |
梁晓红, 曹雄, 张瑞栋, 刘静, 王爱爱. 不同高粱大豆间作模式对产量及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174-184. |
[15] |
姚佳延, 于国琦, 洪益, 吕超, 许如根. 大麦株高类性状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2): 2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