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闻博,戴亚,横田拓,等.烟草化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45-46.
[2] 史宏志,韩锦峰,官春云.烟叶香气前体物在成熟和调制过程中的变化[J].作物研究,1996,10(2):22-25.
[3] 王瑞新.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84-85.
[4] 杨虹琦,周冀衡,罗泽民,等.不同产区烤烟中质体色素嚣降解产物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5):640-644.
[5] 姚益群,谢金轮,郭其菲,等.云南烟草香气研究[J].烟草科技,1998(4):24-27.
[6] 李雪震,张希杰,李念胜,等.烤烟烟叶色素与烟叶品质的关系[J].中国烟草,1988(2):23-27.
[7] 周冀衡,杨虹琦,林桂华,等.不同烤烟产区烟叶中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1):20-23.
[8] Weeks W W.Chemistry of tobacco constituents influents flavor and arom[J].Rec Adv Tobacco Sci,1985,11:175-200.
[9] 常爱霞,贾兴华,郝廷亮,等.特香型烤烟挥发性致香物质的测定与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02(1):1-5.
[10] 王霞,翟争光,杨铁钊.烤烟基因型间香味物质的差异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07,28(6):6-8.
[11] 韩锦峰,马常力.烤烟香气物质及施肥种类施肥量对香气物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1993(2):15-20.
[12] 赵世杰,刘华山,董新纯.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68-72.
[13] 唐启义,冯明光.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4] 韦凤杰,范艺宽,刘国顺,等.饼肥对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质体色素降解及相关酶类活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6,32(5):766-771.
[15] 许自成,张婷,马国华,等.不同调控措施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1):15-17,26.
[16] 时向东,刘艳芳,文志强,等.施N水平对雪茄外包皮烟叶片生长发育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7,27(8):1625-1630.
[17] 朴世领,刘丹,安金花,等.干旱胁迫及氮水平对烤烟生理特征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6(11):43-47.
[18] 张殿顺,董翔云,刘树庆.不同施氮水平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其氮素代谢指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6,21(S2):42-45.
[19] 张海娜,李存东,肖凯.氮素对不同衰老特性棉花品种光合特性和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8,23(5):170-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