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贾继文.山东蔬菜大棚土壤养分状况与施肥现状的调查研究[C] //谢建昌.菜田土壤肥力与蔬菜合理施肥.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10:76-73.
[2] 成升魁,张秀刚.我国保护地农业及其若干问题的研究[J].自然资源,1991(2):27-32.
[3] 梁成华.保护地蔬菜生理病害诊断与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8-35.
[4] 吕福堂,司东霞.日光温室土壤盐分积累及离子组成变化的研究[J].土壤,2004,36(2):208-210.
[5] 孟鸿光,李中,刘工俭,等.沈阳城郊温室土壤硝酸盐积累及其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0,31(2):70-73.
[6] 杨丽娟,张玉龙.保护地菜田土壤硝酸盐积累及其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1,32(2):66-69.
[7] 周博,陈竹君,周建斌.水肥调控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4):58-62.
[8] 王新民,候彦林.日光温室磷素形态及其空间分布特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1);73-75.
[9] 高弼模,于淑芳,高贤彪,等.山东省大棚土壤养分调查[C] //李晓林,张福锁,米国华.平衡施肥与可持续优质蔬菜生产.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48-51.
[10] 肖千明,高秀兰,娄春荣,等.辽宁省保护地土壤肥力现状分析[C] //谢建昌,陈际型.菜园土壤肥力与蔬菜合理施肥.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52-56.
[11] 陈永智,丁光国,胡永军,等.寿光大棚蔬菜土壤养分调查[C] //李晓林,张福锁,米国华.平衡施肥与可持续优质蔬菜生产.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52-58.
[12] 王辉,董元华,罗琼,等.高度集约化利用下蔬菜地土壤养分累积状况[J].土壤,2006,38(1):61-65.
[13] 刘兆辉,聂燕,刘雅俐,等.山东省保护地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问题,设施农业相关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14] 李俊良,崔得杰,孟祥霞,等.山东寿光保护地蔬菜施肥现状及问题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2,33(2):126-128.
[15] 项玉英,杨祥田,张光华.设施栽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调查及防治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6(1):17-19.
[16] 刘兆辉,李晓林,祝洪林,等.保护地土壤养分特点[J].土壤通报,2001,32(5):207-209.
[17] 周建炳,翟丙年,陈竹军,等.设施栽培菜地土壤养分的空间积累及潜在的环境效应[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2):33-35.
[18] 曾希柏,李莲芳,白玲玉,等.山东寿光农业利用方式对土壤砷累积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2):310-316.
[19] 张凤华,贾可,刘建玲,等.土壤磷的动态积累及土壤有效磷的产量效应[J].华北农学报,2008,23(1):168-172.
[20] 李熹,王丽英,张彦才,等.低温胁迫下磷肥对日光温室番茄苗期生长及生理活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5):142-146.
[21] 贺超兴,陈双臣,张志斌.温室番茄越夏栽培肥水精确量化指标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6,21(3):31-36.
[22] 王新军,廖文华,刘建玲.菜地土壤磷素淋失及其影响因素[J].华北农学报,2006,21(4):67-70.
[23] 李冬梅,魏珉.张海森,等.氮磷钾养分配比对温室土培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20(3):87-89.
[24] 杨合法,范秀芳,解永丽,等.不同生产模式施肥对保护地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6(12):61-65.
[25] 孟艳玲,刘子英,李秀.菜粮轮作对温室土壤盐分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6(10:81-84,87.
[26] 刘兆辉,江丽华,张文君,等.山东省设施蔬菜施肥量演变及土壤养分变化规律[J].土壤学报,2008,45(2):296-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