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宏志,刘国顺.烟草香味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35-36.
[2] 黎妍妍,丁伟,李传玉,等.贵州烟区生态条件及烤烟质量状况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7(2):96-100.
[3] 张志良.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 张国,朱列书,陈新连,等.湖南烤烟部分化学成分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748-750.
[5] 劭岩.云南省烤烟轮作规划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6.
[6] 肖金香,刘正和,王燕,等.气候生态因素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植烟措施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4):158-160.
[7] 贺升华,任炜.烤烟气象[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8] 韩锦锋.海拔高度对烤烟香气物质的影响[J].中国烟草,1993,33(3):49-51.
[9] 韩锦峰,刘卫群,杨素琴,等.海拔高度对烤烟香气物质的影响[J].中国烟草,1993(3):1-3.
[10] 温永琴,徐丽芬,陈宗瑜,等.云南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和多酚类与气候要素的关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2):103-105.
[11] 习向银,陈益银,刘国顺,等.尿素态氮水平对烤烟漂浮育苗中营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8,23(1):128-132.
[12] 叶协锋,朱海滨,靳冬梅,等.不同种类钾肥对烤烟生长过程中几种酶活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2):62-70.
[13] 刘国顺,赵春华,叶协锋,等.氮素对烤烟烟苗蛋白质组分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干质量积累的影响[J].2007,22(2):71-74.
[14] 王春军,高潮,贺国强,等.烤烟不同部位叶片中主要碳水化合物的变化[J].华北农学报,2007,22(增刊):75-77.
[15] 汪丽,刘雷,杨文钰,等.种植密度与施钾量对烤烟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增刊):106-110.
[16] 李丽杰,乔婵,赵光伟,等.烤烟叶片成熟过程中钙镁铁含量的变化[J].华北农学报,2007,22(增刊):148-151.
[17] 赵铭钦,陈红华,刘国顺,等.增施不同有机物质对烤烟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5):51-55.
[18] 刘世亮,刘增俊,杨秋云,等.外源糖调节不同碳氮比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化学成分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6):161-164.
[19] 徐敏,刘国顺,刘小可.磷对不同烤烟品种调制后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7(4):33-36.
[20] 戴冕.我国主产烟区若干气象因素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0,6(1):27-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