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翟立超, 张丽华, 郑孟静, 吕丽华, 申海平, 姚海坡, 贾秀领. 夏玉米粒位效应对增密的响应及其碳氮代谢特征[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97-104. |
[2] |
王燕宁, 黄涛, 吴光亮, 黄诗颖, 钟奇, 王鹏, 杨朦朦, 李才敬, 程琴, 贺浩华, 金伟, 郭凌, 边建民. 水稻芽期响应镉胁迫的转录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25-35. |
[3] |
赵思琪, 曲比伍合, 罗婷, 余学杰, 柯永培, 苟齐贤, 石海春. 玉米对灰斑病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4): 190-197. |
[4] |
陆思宇, 杨再强, 杨立, 张源达, 郑涵. 不同光周期对菊花生长发育及内源激素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106-115. |
[5] |
唐益平, 李向峰, 王辉, 胡王琴, 任楚婷, 黄亚茹, 徐鹏, 尤翠翠, 柯健, 何海兵, 武立权. 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大穗型粳稻强、弱势粒灌浆与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107-117. |
[6] |
吴晓军, 李奉原, 申云霞, 陈向东, 胡喜贵, 姜豪, 张雪宁, 李小利, 胡铁柱, 茹振钢. 基于小麦外引种质资源的粒质量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及组合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127-134. |
[7] |
钱玉源, 刘祎, 张曦, 王燕, 王广恩, 崔淑芳, 李俊兰. 棉花种子质量突变体ims-15及其近等基因系种子发育期转录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50-59. |
[8] |
张特, 赵强, 聂志勇. 化学封顶对棉花倒四叶内源激素、果枝长度及结铃空间分布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202-208. |
[9] |
刘猷红, 张俊, 唐傲, 刘凯, 张喜娟, 董文军, 李柱刚, 孟英, 来永才. 播期调控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109-117. |
[10] |
王豪, 张健, 王加峰, 杨瑰丽, 郭涛, 陈志强, 王慧. 基于QTL-seq的水稻粒质量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 18-28. |
[11] |
冯素伟, 王光涛, 王玉泉, 丁位华, 文昭普, 茹振钢.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脱水特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 65-71. |
[12] |
程敦公, 王灿国, 郭军, 曹新有, 刘成, 李豪圣, 刘爱峰, 宋健民, 刘建军. 不同光合器官对小麦强势和弱势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43-48. |
[13] |
孙慧宇, 宋佳, 王敬国, 刘化龙, 孙健, 莫天宇, 徐善斌, 郑洪亮, 邹德堂. 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Badh2基因改良粳稻香味[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4): 1-8. |
[14] |
姜丽娜, 张雅雯, 朱娅林, 赵凌霄.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3): 96-101. |
[15] |
胡博文, 谷娇娇, 贾琰, 沙汉景, 张君颜, 黄书勤, 赵宏伟. 盐胁迫对寒地粳稻籽粒淀粉形成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1): 115-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