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杰, 刘洪泉, 赵芸, 杨锴, 傅永斌, 顾玉章, 孙丽静, 胡梦芸, 李辉, 张颖君. 北方冬麦区小麦春化基因的组成与分布及其与冬春性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62-67. |
[2] |
杨艳艳, 乔松林, 李睿, 郭军庆, 李青梅, 滕蔓, 王丽, 赵东, 李学伍, 邓瑞广, 张改平. IPMA筛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单克隆抗体方法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3): 217-223. |
[3] |
杨尚谕, 李立芹, 陈倩, 卓维, 刘仑, 鲁黎明. 烟草过氧化物酶基因NtPOD1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3): 106-112. |
[4] |
兰素缺, 李光威, 孟雅宁, 李芳, 张业伦, 李杏普.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30种质改良及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S1): 7-11. |
[5] |
刘永伟, 周硕, 王雪征, 孙果忠, 朱金永, 韩秋芬, 李春杰, 赵和, 王海波. 粒重基因TaCwi-A1等位变异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功能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2): 131-137. |
[6] |
张德双, 李振兴, 于拴仓, 张凤兰, 余阳俊, 赵岫云, 汪维红. 大白菜CMS96细胞质不育系和保持系的RNA编辑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6): 42-52. |
[7] |
李志伟, 刘建玲, 廖文华, 苏晓红, 康胜乐. 过量供磷对花生生长和吸收铁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2): 197-201. |
[8] |
阎爱华, 张立峰, 张韫玮, 刘猛, 侯春燕, 王冬梅. 小麦单基因系TcLR19抗叶锈防卫反应的表达与叶锈菌侵染进程关系的初步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1): 221-226. |
[9] |
谢逸萍, 马代夫, 王欣, 孙厚俊, 唐忠厚, 赵永强. 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甘薯光合、酶活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S1): 97-100. |
[10] |
沈红霞, 辛明明, 梁荣奇, 解超杰, 杨作民, 刘志勇, 孙其信. 野生二粒小麦导入普通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4): 7-11. |
[11] |
杨松杰, 张晶, 张晓科. 基于PCR标记的陕西省部分地方小麦品种(系)糯蛋白基因的多样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6): 67-72. |
[12] |
田齐建, 李晓燕, 王曙光, 孙黛珍. Presto×晋农190杂种F2-3及双亲的核型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6): 92-96. |
[13] |
杨松杰, 张影全, 王茹, 张晓科. 陕西省地方小麦品种黄色素含量基因的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4): 83-87. |
[14] |
王长有, 王秋英, 刘志立, 张宏, 王亚娟, 刘新伦, 吉万全. 小麦新种质N95175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1): 213-216. |
[15] |
马志民, 刘兰服, 张松树. 甘薯远缘杂交强优势组合同工酶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S2): 176-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