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洪煜, 陈硕桐, 高放, 颜鹏, 齐学元, 宓文海. 生化黄腐酸对苏打盐碱土理化性质、微生物多样性及玉米生长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3): 114-123. |
[2] |
陈华峰, 张家宁, 张晓, 袁月, 刘秀峰, 刘丹. 玉米ZmC4NADP-ME基因进化及功能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2): 10-17. |
[3] |
张旭婷, 张海龙, 张佳倩, 刘亚楠, 张德健, 付增娟, 薛春雷, 张赛楠, 孙峰成. 叶面肥不同施氮量对玉米氮素积累转运利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2): 117-126. |
[4] |
孙宁, 边少锋, 闫伟平, 徐晨, 陈喜凤, 宋杭霖, 李斐, 张丽华, 谭国波, 赵洪祥.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密植春玉米冠层-根系的协同调控特性及抗倒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2): 56-66. |
[5] |
陈科, 廖冰, 刘国利, 黄秀艳, 何平. 野生稻SSSLs孕穗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2): 81-91. |
[6] |
翟晓婷, 王鑫伟, 郝喜英, 沈俊睿, 高旭宏, 刘桂雪, 刘松涛. 玉米ZmRAV1基因的克隆分析与功能验证[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2): 18-26. |
[7] |
白东星, 陈宣伊, 张向前, 葛国龙, 王满秀, 张德健, 孟天天, 罗方, 张传玲.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2): 67-80. |
[8] |
兰慧青, 孟天天, 张向前, 王伟妮, 张君, 陈立宇, 路战远, 孙霞. 施氮水平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1): 166-176. |
[9] |
赵圆, 刘智, 杨庆, 王宇, 王艳丽, 闫龙, 张锴, 史晓蕾, 刘晓燕. 大豆-根瘤菌共生结瘤能力鉴定培养条件的筛选[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S1): 125-134. |
[10] |
陈娟, 郭宁, 王艳平, 于跃跃, 赵凯丽, 王维瑞. 有机肥对复垦新增耕地土壤综合肥力及麦玉周年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S1): 195-202. |
[11] |
孔铭, 朱金洁, 祁显涛, 谢传晓, 刘昌林. 拟轮枝镰孢菌染色方法与荧光菌株构建[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S1): 252-258. |
[12] |
王寒, 刘举, 楚文聪, 李小龙, 郭宗翔, 蓝天琼, 冯冬菊, 袁继超, 孔凡磊. 果穗大小对玉米机械粒收籽粒破碎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S1): 72-80. |
[13] |
洪自强, 张正珍, 王佳, 周甜, 李翻过, 苏明, 吴宏亮, 康建宏. 宁夏灌区春玉米产量、光合特性及荧光参数对磷素用量的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6): 163-175. |
[14] |
钱步轩, 潘弘, 王棋, 陈子奇, 杨雅文, 许洁婷, 夏涵超, 赵仁贵, 刘相国. 识别NG PAM序列的Cas9变异体编辑玉米ZmSCD基因及其效率测试[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5): 9-14. |
[15] |
姚梦瑶, 李娟, 刘志刚, 蔡大润, 李晓荣, 李波, 杨洋, 王子轩, 王勇攀, 陈勋基, 耿洪伟, 陈果. 玉米ZmMPI基因克隆及其过表达转基因株系检测[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4):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