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丽霞, 董雪, 张艾英, 郭二虎, 孙靓. 不同轮作模式对谷子生理生化指标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3): 68-76. |
[2] |
孙丽丽, 晋秀娟, 赵锴, Md Ashraful Islam, 卢娟, 王曙光, 孙黛珍. 小麦衰老相关基因TaSAG39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2): 18-27. |
[3] |
贾利强, 刘讯, 丁波. 玉米bZIP基因应答逆境胁迫的表达模式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1): 9-17. |
[4] |
董丽, 石海春, 赵长云, 余学杰, 柯永培. 玉米矮秆突变体K718d的遗传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71-77. |
[5] |
岳永起, 华永琳, 贾逸格, 李键, 熊燕, 熊显荣. 牦牛CEBPα基因克隆及在脂肪细胞中的表达模式[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228-234. |
[6] |
李默晓, 卞哲, 周启慧, 刘玉卫, 巩校东, 谷守芹, 韩建民. 玉米大斑病菌StRTG2基因结构、原核表达及表达模式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191-196. |
[7] |
徐晨, 边少锋, 赵洪祥, 张丽华, 闫伟平, 历艳璐, 王俊鹏, 张治安. 半干旱区优化栽培模式下玉米产量、生长发育及叶片生理特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105-114. |
[8] |
张珂珂, 宋晓, 郭斗斗, 黄晨晨, 岳克, 张水清, 黄绍敏. 长期施肥措施下潮土土壤碳氮及小麦产量稳定性的变化特征[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142-149. |
[9] |
刘蕾, 徐梦, 王凌, 茹淑华, 孙世友, 郜静, 李玭, 张国印, 马俊贤. 引入豆科作物的轮作模式对设施蔬菜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203-215. |
[10] |
陈双双, 齐香玉, 冯景, 陈慧杰, 王华娣, 秦紫艺, 邓衍明. 铝处理下绣球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及验证[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2): 9-18. |
[11] |
李佳皓, 谢敏秋, 万传银, 左瑞洁, 鲁黎明, 李立芹. 马铃薯转录因子StTCP13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盐胁迫功能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2): 33-39. |
[12] |
王文玉, 万思宇, 张雪松, 魏媛媛, 张家智, 李红宇, 郑桂萍. 不同耕作模式下插秧期与秧苗类型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2): 116-126. |
[13] |
丁戈, 黄杨, 陈伦林, 李书宇, 宋来强, 熊洁.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铝胁迫下甘蓝型油菜新内参基因的发掘与引物开发[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1): 1-9. |
[14] |
王鹏, 郑学博, 梁洪波, 宋文静, 季璇, 徐艳丽, 况帅, 董建新. 不同施肥模式对植烟棕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1): 187-196. |
[15] |
张道微, 董芳, 张亚, 黄艳岚, 张超凡. 镉污染土壤中甘薯镉元素的时空积累规律[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289-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