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静, 林建新, 张扬, 卢和顶, 陈山虎, 廖长见. 利用转录组解析鲜食玉米闽甜6855的耐寒机制[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1-8. |
[2] |
邹晓悦, 刘佳, 李志勇, 马继芳, 王永芳, 全建章, 刘磊, 白辉, 董志平. 谷子SibHLH19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16-24. |
[3] |
王佳荣, 董瑞, 张梦宇, 高璞, 张培培, 李在峰, 刘大群. 40份CIMMYT小麦品系苗期及成株抗叶锈病基因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2): 201-210. |
[4] |
贺洁, 孙少光, 葛昌斌, 宋丹阳, 乔冀良, 李锁平, 苏亚蕊, 廖平安. 不同小麦品种(系)茎秆显微结构、生化组分与茎秆强度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1): 68-76. |
[5] |
卫旭阳, 刘婷婷, 翟锡姣, 郑少文, 邢国明. 不同浓度芸苔素对菜豆光合及花色苷合成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170-175. |
[6] |
梅瑜, 李向荣, 蔡时可, 顾艳, 王继华. 药食同源植物甘葛藤的全长转录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10-17. |
[7] |
钟婷婷, 郭诗芬, 卢文斌, 肖钢. 甘蓝型油菜抗根肿病KASP标记开发和利用[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184-190. |
[8] |
张帅, 张希兰, 张娜, 赵明辉, 乔文臣, 孙丽静, 李辉, 傅晓艺, 何明琦, 纪军, 李俊明. 黄淮麦区北片小麦穗部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31-39. |
[9] |
翟锡姣, 刘婷婷, 曹世宇, 卫旭阳, 郑少文. CO2加富及不同灌溉次数对菜豆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 88-97. |
[10] |
宋振君, 李志勇, 王永芳, 刘磊, 白辉, 董志平. 谷子SiWRKY03基因的分子特征与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6): 20-25. |
[11] |
董娜, 陈向东, 胡铁柱, 李淦, 张亚娟, 茹振钢. 39份外引小麦种质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及其抗病性评价[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6): 49-55. |
[12] |
朱艳, 乔麟轶, 张晓军, 李欣, 杨足君, 郭慧娟, 王长彪, 畅志坚. 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YrCH7056的定位及其抗源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1): 20-24. |
[13] |
张德双, 赵泓, 张凤兰, 余阳俊, 赵岫云, 于拴仓, 汪维红, 苏同兵, 卢桂香. 新型紫色大白菜15NG28后代的鉴别及其转录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6): 14-24. |
[14] |
盛文涛, 柴学文, 饶友生. 野生稻种质在水稻抗虫育种上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169-175. |
[15] |
石明亮, 郝德荣, 黄小兰, 赵浚宇, 张振良, 周广飞, 陆虎华, 冒宇翔, 陈国清, 胡加如, 孙权星, 薛林, 袁建华. 糯玉米种质鲜食品质构成性状的育种潜力测试与评价[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242-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