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蕾, 张想平, 严宗山, 徐也, 张燕, 赵海鹏, 唐辉春, 马树琳, 蔺泽荣, 张自强, 蔡小斌. 不同类型大麦光合特性、灌浆特征差异及源库关系比较[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3): 114-123. |
[2] |
黄明, 姜沛沛, 张振旺, 吴金芝, 李友军. 干旱和品种对小麦灌浆期旗叶下午光合速率、关键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2): 90-98. |
[3] |
徐晨, 赵仁杰, 刘晓龙, 边少锋, 赵洪祥, 闫伟平, 孙宁, 李前, 王洪君, 张治安, 张丽华. 不同滴灌定额对玉米花后叶片光合性状及籽粒生长发育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1): 83-94. |
[4] |
郝天佳, 徐学欣, 徐宇凡, 刘帅, 贾靖, 朱紫鑫, 孟繁港, 赵长星. 不同滴灌施肥频次对中强筋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籽粒形态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3, 38(2): 129-138. |
[5] |
张振旺, 吴金芝, 黄明, 李友军, 赵凯男, 侯园泉, 赵志明, 杨中帅. 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灌浆期下午旗叶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2): 67-77. |
[6] |
静莉丽, 彭廷, 赵亚帆, 赵帅兵, 王童童, 李源, 程远, 杜彦修, 张静, 孙红正, 赵全志. 灌浆充实调节剂对大穗型水稻弱势籽粒灌浆的调控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1): 86-94. |
[7] |
周袁慧, 马尚宇, 王艳艳,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侯君佑, 盖盼盼, 单雅敬. 花后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和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111-117. |
[8] |
唐益平, 李向峰, 王辉, 胡王琴, 任楚婷, 黄亚茹, 徐鹏, 尤翠翠, 柯健, 何海兵, 武立权. 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大穗型粳稻强、弱势粒灌浆与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107-117. |
[9] |
彭立功, 龚静, 兰艳, 王锦, 隋晓东, 丁春邦, 李天. 水分胁迫对宜香优2115籽粒淀粉合成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77-86. |
[10] |
吕亮杰, 刘少兴, 陈希勇, 赵爱菊, 孙丽静, 李辉. 干旱胁迫下不同类型小麦灌浆期营养物质积累动态[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2): 89-98. |
[11] |
冯素伟, 王光涛, 王玉泉, 丁位华, 文昭普, 茹振钢.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脱水特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 65-71. |
[12] |
孔祥, 张鑫, 黄翠, 骆永丽, 李勇, 金敏. 外源亚精胺对水分亏缺下冬小麦小花发育及结实特性的调控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49-58. |
[13] |
张自阳, 王智煜, 王斌, 王志伟, 朱启迪, 霍云风, 茹振钢, 刘明久. 春季穗分化阶段低温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幼穗结实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4): 130-139. |
[14] |
姜丽娜, 张雅雯, 朱娅林, 赵凌霄.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3): 96-101. |
[15] |
任永峰, 黄琴, 王志敏, 赵沛义, 高宇, 连海飞. 藜麦植株养分积累对源库调节的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5): 151-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