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姚金保,马鸿翔,姚国才,等. 小麦抗倒性研究进展[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14(2):208-213.
[2] 董秀春,韩伟,杨洪宾. 倒伏对冬小麦病害发生情况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6,45(4):27-30.
[3] 黄迎光,郑以宏,袁永胜,等. 倒伏时期和倒伏程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4,46(6):51-53,58.
[4] 何丽香, 傅兆麟, 宫晶. 小麦灌浆中期倒伏对种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J]. 种子, 2013, 23(7):80-82.
[5] 孟令志,郭宪瑞,刘宏伟,等. 小麦抗倒性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2014,34(12):1720-1727.
[6] 赵虹,王西成,胡卫国,等. 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建议[J]. 河南农业科学,2016,45(8):18-24.
[7] 王丹,丁位华,冯素伟,等. 不同小麦品种茎秆特性及其与抗倒性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2016,27(5):1496-1502.
[8] 崔淑佳, 潘晓萍, 高居荣, 等. 不同小麦品种(系)株高及节间长度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4, 46(10):19-22.
[9] 胡昊, 李莎莎, 华慧, 等. 不同小麦品种主茎茎秆形态结构特征及其与倒伏的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 2017, 37(10):1343-1348.
[10] 于洋, 高爽, 王光禄, 等. 三个小麦主推品种的抗倒性能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22):33-35, 39.
[11] 范文秀,侯玉霞,冯素伟,等. 小麦茎秆抗倒伏性能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9):31-34.
[12] 王健,朱锦懋,林青青,等. 小麦茎秆结构和细胞壁化学成分对抗压强度的影响[J]. 科学通报,2006,51(5):1-7.
[13] 孟令志, 买春艳, 于立强, 等. 黄淮冬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系)抗倒伏相关性状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 2016, 36(7):888-895.
[14] 吕厚波, 冯安荣, 董瑞. 不同基因型小麦灌浆和抗倒伏性能与籽粒产量的关系[J]. 西北农业学报, 2015, 24(6):27-33.
[15] Marza F,Bai G H,Carver B F,et al.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yield and related traits in the wheat population Ning7840×Clark[J].Theor Appl Genet,2006,112(4):688-698.
[16] Huang X Q,Cloutier S,Lycar L,et al. Molecular detection of QTLs for agronomic and quality traits in a doubled haploid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two Canadian wheats (Triticum aestivum L.)[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2006,113(4):753-766.
[17] 冯素伟,姜小苓,丁位华,等. 基于一种新方法的小麦茎秆抗倒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15,30(3):69-72.
[18] 冯素伟, 李小军, 丁位华, 等. 不同小麦品种开花后植株抗倒性变化规律[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35(3):334-338.
[19] 刘忠阳, 郑有飞, 郭鹏, 等. 河南省冬小麦倒伏多角度光谱曲线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50(5):581-586.
[20] 陈晓光,石玉华,王成雨,等. 氮肥和多效唑对小麦茎秆木质素合成的影响及其与抗倒伏性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7):3529-3536.
[21] 韩金玲, 杨晴, 周印富, 等. 冀东地区种植密度对小麦京冬8号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35(5):667-673.
[22] 王勇,李朝恒,李安飞,等. 小麦品种茎秆质量的初步研究[J]. 麦类作物,1997,17(3):28-31.
[23] 蒲定福,周俊儒,李邦发,等. 根倒伏小麦抗倒性评价方法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0,9(1):58-61.
[24] 肖世和,张秀英,闫长生,等. 小麦茎秆强度的鉴定方法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7-11.
[25] Berry P M,Spink J,Sterling M,et al. Methods for rapidly measuring the lodging resistance of wheat cultivars[J]. 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2003,189(6):390-401.
[26] 乔春贵. 作物抗倒伏性的综合指标-倒伏指数[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88,10(1):100-101.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 1301-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28] 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Z].2014-8-28.
[29] 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Z].2017-7-20.
[30] 杨泽峰,徐辰武,顾世梁. SPSS农业试验数据分析实用教程[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59-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