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薄录吉, 李彦, 张英鹏, 仲子文, 孙明, 李冰, 刘兆辉, 孙翠平. 长期施肥下山东潮土固碳特征及产量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S1): 207-213. |
[2] |
刘建玲, 吴晶, 贾可, 廖文华, 吕英华, 马俊永.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磷与磷肥产量效应变化[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3): 104-111. |
[3] |
赵英杰, 刘建玲, 张月博, 刘书娥, 孙海军. 氮磷钾在冀东春花生上的产量效应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4): 192-198. |
[4] |
张伟, 刘建玲, 廖文华, 李志田, 袁维翰. 京东板栗对氮磷钾的响应及养分去向[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5): 174-179. |
[5] |
聂胜委, 黄绍敏, 张水清, 张巧萍, 郭斗斗. 重金属胁迫后效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4): 123-129. |
[6] |
董若征, 贾可, 廖文华, 王志辉, 刘建玲, 袁维翰, 何建兴. 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与养分平衡[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4): 175-180. |
[7] |
廖文华, 刘建玲, 贾可, 孟娜. 大白菜-辣椒轮作中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平衡状况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3): 213-218. |
[8] |
张凤华, 贾可, 刘建玲, 廖文华. 土壤磷的动态积累及土壤有效磷的产量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1): 168-172. |
[9] |
黄利珍. 蒙古黄芪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S3): 96-97. |
[10] |
杨爱梅, 雷红霞, 秦云霞, 肖召杰, 雷书声, 郭素云. 豫薯10号优化栽培数学模型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98, 13(4): 70-73. |
[11] |
杨宗利, 刘贵波, 郝德有, 张丙一. 果粮间作效益及光、肥、水效应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91, 6(S1): 83-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