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佳荣, 董瑞, 张梦宇, 高璞, 张培培, 李在峰, 刘大群. 40份CIMMYT小麦品系苗期及成株抗叶锈病基因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2): 201-210. |
[2] |
张维宏, 安哲, 范学锋, 冯月琪, 杨文香, 刘大群. EMS诱导小麦TcLr19感叶锈病突变体的筛选[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4): 88-93. |
[3] |
张毓妹, 王志, 毕铭照, 张汀, 杨文香, 刘大群. 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室内药剂筛选与复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245-250. |
[4] |
杜冬冬, 张毓妹, 张河山, 杨文香, 刘大群. IGS在小麦叶锈菌中的多态性分析初探[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5): 51-56. |
[5] |
任晓娣, 杜冬冬, 张河山, 姚宏鹏, 赵赛, 杨文香, 刘大群. 小麦河农6251苗期抗叶锈病基因的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3): 192-199. |
[6] |
姚宏鹏, 张河山, 杜冬冬, 赵赛, 闫红飞, 孟庆芳, 张娜, 杨文香, 刘大群. 不同培养载体及温度对小麦叶锈菌夏孢子萌发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125-128. |
[7] |
谢欢, 杨文香, 彭巧慧, 赵丽娟, 刘力伟, 张娜, 刘大群. 小麦MITE扩增体系的建立[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2): 110-115. |
[8] |
李欢, 郑嫚嫚, 王翠芬, 范林林, 李亚宁, 李在峰, 刘大群. 小麦品系L224-3抗叶锈病基因的分子作图[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3): 77-81. |
[9] |
刘彦慧, 赵轩宇, 杨文香, 刘大群. 土耳其8个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及抗叶锈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1): 193-200. |
[10] |
郭景旭, 李子钦, 张辉, 包玉英. 胡麻枯萎病生防放线菌的抗菌活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4): 141-146. |
[11] |
杨静静, 李星, 李亚宁, 刘大群. 小G蛋白Rab2基因参与小麦抗叶锈病反应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4): 1-5. |
[12] |
杨合法, 范聚芳, 梁丽娜, 孟艳玲, 张书奎, 李季. 有机、无公害及常规生产模式黄瓜主要病害及控制效果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S1): 240-245. |
[13] |
程志锋, 杨文香, 刘大群. 60Coγ射线与EMS对小麦近等基因系TcLr10的复合诱变[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S2): 92-95. |
[14] |
高倩, 王海燕, 刘大群, 李星, 杨文香.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35的RGA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6): 50-53. |
[15] |
李星, 李亚宁, 刘大群, 杨文香. 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41基因的差异表达[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5): 122-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