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赵才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向全党全民提出了分批分期地、因地制宜的实现农业技术改革的任务。这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步骤。在张家口地区,将怎样进行农业技术改革,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发展我区农业的大计,也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大计,是人人关心的大事情。现仅就看到的一些资料和一些想法,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 焦嘉贞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天津地区是华北粳稻的重要产区,解放以来,由于施肥水平的迅速提高,稻瘟病亦相应有所扩展,成为水稻增产的主要威胁。军粮城稻作试验站自1950年开始进行品种抗病性调查,1954年正式进行品种抗病性鉴定,截至1961年止先后共鉴定了72个粳稻类型品种。
  •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前言土壤盐碱、瘠薄,气候旱涝不均,农作物病虫繁多,这是我区农业低产的主要原因。为了战胜这些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集体、依靠群众、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各地的耕作技术和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 陈福田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河北农学报”1963年第二卷第二期刊载有兰巨生同志的“由猪体尺计算体重的新公式”一文。兰氏提出的猪的体重估计公式的计算值,确实比许氏公式的计算值较接近于实际值,这的确是一条有价值的估重公式。根据数学推算,此公式仍可以进一步简化。
  • 孙醒东, 于钟汉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一、基本情况河北省坝上草原地区,位于河北省北部与内蒙草原毗邻,属阴山山脉所及之地,为高原台地,海拔在1,100—1,700米,包括六个县,三千余万亩土地。其中有草原1,300多万亩。地形呈波状起伏的小丘陵,因此,也称为波状高原。南高北低,形成内陆盆地和内陆水系。盆地中心有积水的碱湖,当地群众称为“淖”,仅张北县就有六十多个大小不同的碱淡水淖,农作灌溉多靠地下水。
  • 赵连元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作物的辐射敏感性,是作物辐射育种研究的基础工作。作者曾就粟对γ射线照射的反应,初步分析了粟的辐射敏感性和临界剂量,特提出以供粟辐射育种工作者参考。试验材料选用的是张家口地区早、中、晚熟不同类型及绿、黄、紫等不同苗色的品种,在播种前用钴60γ、射线进行照射。照射剂量为一万仑、二万仑、三万仑、四万仑。剂量率为28仑/分。
  • 赵成龄, 张靖曾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一、干旱发生的时期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张家口地区雨量少,蒸发量大(表1),土质砂性,保墒力小,水利条件差,灌溉面积只占总耕地面积的10%左右,这是造成本区干旱的主要原因。按干旱发生的时同,可分为春旱、夏旱、秋旱三个不同的时期,对农业生产影响各有不同,但都很严重。
  • 朱代舜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周围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水在植物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分不仅是光合作用原料之一,而且是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状态,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许多国家的农业生产,常因干旱而减产。因此,关于干旱对植物的影响及其防御方法,一向为许多学者所重视,并研究得出一些结果。
  • 方仁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近几年才在我国发现的病害。1963年我们在石家庄郊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此病相当普遍。据在本校及附近农场、农村六个点的调查资料,发病率在1.4—4.7%之间。严重者达16.6%,其它许多村庄亦反映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 段维生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杂种优势的利用开僻了现代育种工作的新纪元,是本世纪育种工作突出的成就之一。生产上应用杂种优势,已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高粱的杂种第一代亦具有强烈的杂种优势现象,由于高粱为完全花,人工去雄配制大量杂种是难以实施的。
  • 徐桂复, 尤生华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花生种子质量不高、发芽率低,是造成缺苗和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根据我们几年的试验研究,初步摸索出影响花生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的主要原因是:花生收获较晚,气温下降,收获后的种子含水量大,不能及时晒干,种子易受冻害和霉烂;种子成熟度差没有进行选种。为了进一步探讨影响花生生活力和发芽率的因素,我们于1962和1963年进行了收获期、晾干速度、冷冻和种子成熟度等不同处理的发芽试验。
  • 赵代, 董鸿声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大麻是张家口坝下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解放后又有很大发展。但近年来由于当地不留种,外调种供不应求以及粮田面积增多等原因,大麻的种植有逐年缩减之势。因此,大麻留种就成为发展大麻生产极待解决的问题。当地麻农之所以不留种,主要是由于雌麻留种生育期延长,麻皮粗硬;其次是留种的麻,收麻季节晚,水温低,不易灌制,织维质量差,经济收益低。即便有少数留种的,也郁是种在一般作物生长不良的盐碱地上,多不施肥,麻株弱小,种子成熟不良。
  • 马文山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1962年从北京农大引入玉米雄性不育系“T338-11”,“T5WR3”,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在田间种植。为防螟虫为害雄穗,在抽雄前用6%可湿性六六六药土进行了防治。施药后五至十天,正值抽雄始期,发现有白斑金龟专为害玉米雄性不育系T38-11和 TWR3的雄穗,而其它系都未见被害。当时,为保护其雄穗,再次对不育系从顶叶撒了药土,并进行人工去除。
  • 王焕如, 吕国英, 刘炳文, 冯春田, 刘美因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自从磺酸制剂在我国被利用来防治小麦锈病以后,我们曾在室内外作了一些实验,现将几年来进行的各种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田间对氨基苯磺酸防治小麦条锈病试验本试验是1960年在大名县条锈病流行的情况下进行的。
  • 张洪喜, 任灿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自从1909年贝尔林耐氏在德国苏芸金地方从染病的地中海粉螟Anagasta khniella(zeller)幼虫体中发现苏芸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 Berliner 以来,各国学者相继研究,对4目35科126种昆虫进行过毒效试验。证明此菌杀虫范围较广,能产生芽孢,具有发病期短、易于培养、毒力持久、对人畜无害等特点。因此利用苏芸金杆菌防治农作物害虫是有发展前途的。
  • 汪麟, 张占恒, 李春盛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前言猪蛔虫病在我省各地普遍流行,平均感染率60.98%,尤其对3—8月龄的小猪危害十分严重,给养猪业带来很大损失。目前生产的驱蛔虫药物种类颇多,在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山道年、氟化钠,氟硅酸钠和敌百虫等,这些药物对猪蛔虫均有一定效果,尤以敌百虫最佳。
  • 研究简报

  • 刘松臣, 申秉温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据各地报导,使用六六六颗粒剂或毒土,防治谷田第一代粟灰螟的效果与施药时间关系极大。例如衡水地区农科所1960年试验结果,于粟灰螟产卵盛期内分别在五月二十四日及五月三十日施药,保苗效果好,二十六天以后枯心苗率仅0.9—1.5%,较对照减轻78.5—86.9%;在卵孵化盛期六月九日施药,枯心苗率增高为2.2%,较对照减轻68.1%。又如山东荷泽专区农科所1962年试验结果,在产卵高峰前五天施药一次,枯心苗率为3.73%;在产卵高峰后五天,施药一次,枯心苗率为5.53%;在产卵高峰前五天和后六天分别施药各一次,枯心苗率下降到1.93%;对照不施药枯心苗率为16.29%。
  • 刘国镕, 张绪振, 孙庆玲, 刘信义, 贾焕臣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1961年在保定市郊发现一种玉米新病害,主要表现是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重者全无产量,轻者也损失过半。1962年发病更为普遍,一般春玉米田病株率在5%以下,最严重的田块病株率达87%,减产70%以上。除保定外,石家庄、邯郸、张家口、唐山也发现过零星病株。现有的栽培良种金皇后、白马牙以及其他杂交种、自交系等均能感染,而且一旦蔓延就会造成很大损失。为了澄清病因,研究对策,为今后的研究工作作好准备,我们于1962年至1963年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简单的试验。
新闻公告 更多
高影响力论文 更多
版权信息
二维码
  • 《华北农学报》官网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