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延安.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J]. 世界农业, 2005(3): 29-32.
[2] Hammerschmidt R, Metraux J P, Loon L C. Inducing resistence: a summary of papers presented at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duced Resistence to Plant Diseases, Corfu, May 2000[J].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2001, 107(1): 1-6.
[3] 潘亚清, 史淑芝. 植物的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8): 366-369.
[4] 蒋继志, 史娟, 赵丽坤, 等. 几种植物提取物诱导马铃薯对致病疫霉的抗性[J]. 植物病理学报, 2001, 31(2): 144-151.
[5] 刘洋, 蒋继志, 杨发茂, 等. 几种化学物质诱导马铃薯抗早疫病及其机理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2): 113-117.
[6] 马立如. 生物源激发子诱导马铃薯抗早疫病的研究[D]. 保定: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
[7] 郝志敏. 植物源激发子诱导马铃薯抗晚疫病机理的研究[D]. 保定: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8] 金红, 岳东霞, 周良焱, 等. 利用类甜蛋白基因诱导表达提高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1, 16(1): 67-72.
[9] 金红, 罗智敏, 陈峥, 等. 马铃薯抗晚疫病基因工程育种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1): 46-51.
[10] 蒋继志, 吴素玉, 赵丽坤. 非生物因子诱导马铃薯块茎对立枯丝核菌的抗性[J]. 河北大学学报, 2005, 25(2): 167-172.
[11] 刘洋. 化学物质诱导马铃薯抗真菌病害及其机理的研究[D]. 保定: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12] 高俊凤.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 陕西: 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 2000: 192-199.
[13] 胡景江, 文建雷, 景耀, 等. 杨树体内苯丙烷代谢与其对溃疡病抗性的关系[J]. 植物病理学报, 1992, 22(2): 185-188.
[14] 李惠霞, 谢丙炎, 冯兰香. 植物化学诱抗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园艺学报, 2000, 27(增刊): 539-545.
[15] Colsonhanks E S, Deverall B J. Effect of 2, 6-dichloroisonicotinic acid, its formulation materials and benzothiadiazole, on systemic resistance to Alternaria leaf spot in cotton[J]. Plant Ce11, 2000, 49(2): 171-178.
[16] 刘太国, 李永镐, 石延霞, 等. 非(弱)杀菌化学物质诱导烟草对病毒病(TMV)抗性的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33(2): 129-133.
[17] 云兴福, 韩立志. 黄瓜根部施用化学物质对其霜霉病诱导抗性的研究[J]. 生态农业研究, 1996, 4(2): 59-62.
[18] 贾显禄, 王振中, 王平. 水稻与稻瘟病菌非亲和性互作中重要防御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3): 206-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