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蕾, 王凌, 肖广敏, 茹淑华, 孙世友, 郜静, 李玭, 赵欧亚, 张国印. 引入豆角的轮作模式对设施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1): 129-136. |
[2] |
黄梓源, 王天野, 王呈玉, 白义晨, 吴阳生, 刘淑霞. 不同施肥处理对半干旱区土壤理化性质、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234-240. |
[3] |
严吴炜, 张永仙, 江解增, 谢梦薇, 钱佳宇, 张昊. 土表覆盖水稻秸秆对大棚秋冬茬豆瓣菜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228-234. |
[4] |
厍润祥, 符小文, 张永杰, 安崇霄, 杜孝敬, 房彦飞, 张娜, 徐文修. 复播大豆农田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硝态氮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6): 145-152. |
[5] |
林艳艳, 杨殿林, 王丽丽, 赵建宁, 赖欣, 王明亮, 汪洋. 设施黄瓜土壤化学性质对施肥时间的动态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6): 184-189. |
[6] |
崔新卫, 张杨珠, 高菊生, 高鹏, 彭福元.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稻田土壤性质及晚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6): 190-197. |
[7] |
郭军玲, 金辉, 王永亮, 郭彩霞, 杨治平. 含碳物料对晋北苏打盐化土理化性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4): 199-207. |
[8] |
滕域晰, 张洪艳, 席文迪, 梁世玉, 房玉林, 王华, 靳国杰. 基于底物压力法高效筛选葡萄霉菌病生防菌[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S1): 253-258. |
[9] |
库永丽, 徐国益, 赵骅, 曹翠玲. 腐植酸复合微生物肥料对高龄猕猴桃果园土壤改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3): 167-175. |
[10] |
刘宇娟, 谢迎新, 董成, 贺德先, 马冬云, 王晨阳, 郭天财. 秸秆生物炭对潮土区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3): 232-238. |
[11] |
张蕾, 代松宝, 张丽琳, 时培殿, 王家顺, 任婕, 黄金海. PCV2逃逸宿主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2): 149-156. |
[12] |
闫秋艳, 董飞, 杨峰, 段增强, 王嫒华, 汤英, 李汛. 土壤温度和有机肥对黄瓜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6): 222-228. |
[13] |
李婷, 练森, 李保华, 梁文星, 王彩霞. 苹果树腐烂病菌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6): 78-84. |
[14] |
张柏杨, 张国斌, 郁继华, 冯致, 杜淼鑫, 罗石磊, 叶洁, 王翠丽. 日光温室蔬菜栽培废弃基质露地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辣椒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3): 161-167. |
[15] |
刘星, 张影, 靳亚果, 郜庆炉, 李东方.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强筋小麦产量和植株生理特征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6): 22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