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长云, 张启明, 石海春, 余学杰, 董丽, 夏伟, 柯永培. 不同核背景对玉米CMS-C线粒体复合体活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89-93. |
[2] |
王庆彪, 王艳萍, 令狐波, 钱慧慧, 赵秋菊, 张丽. 盐胁迫对萝卜幼苗生长及RsCAT和RsSOD基因表达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1-6. |
[3] |
陈文涛, 潘根, 唐慧娟, 常丽, 李德芳, 赵立宁, 陈安国, 李建军. 红麻HcMS1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功能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64-74. |
[4] |
李晓梅, 杨峰, 雍晓平, 陈琳, 冉科, 冉茂林. 萝卜NWB CMS败育特征及其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规律[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90-95. |
[5] |
刘晓东, 李海山, 孟川, 王玉海, 吴芳, 牟金贵, 马俊贤, 王明秋. 一种大白菜新型甘蓝型油菜CMS快速鉴定方法及应用[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5): 26-31. |
[6] |
刘春香, 隋铭, 刘春霞, 向春玲, 曹红祥, 常天利, 尹晨霖. 青萝卜晚抽薹性状回交转育及FLC2第1内含子PCR扩增检测[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5): 83-92. |
[7] |
张强, 张涛, 常晓轲, 韩娅楠, 程志芳, 刘卫, 王彬, 姚秋菊. 一个辣椒胞质雄性不育SCAR标记的KASP转化及其应用[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5): 93-98. |
[8] |
李晓颖, 田宇, 赵亮, 陈昌龙, 谢华. 京郊快菜细菌性软腐病病原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3): 63-70. |
[9] |
贾振华, 刘方, 宋聪, 黄亚丽, 马宏, 宋水山. Ecc36菌株hrpN基因的克隆、表达及HrpNEccPR蛋白的生物学活性[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2): 36-41. |
[10] |
贾小平, 袁玺垒, 陆平, 侯典云, 戴凌峰. 谷子6号染色体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1): 65-70. |
[11] |
边立娜, 范宝莉, 孙德岭, 彭永康. 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与可育花粉母细胞不同发育期的比较蛋白质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101-105. |
[12] |
段阳, 姚盟, 蒙立颖, 石晓艺, 齐智, 叶佳丽, 闫鹏娇, 刘子涵, 宋喜悦. 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T763A的败育特点及育性恢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2): 98-105. |
[13] |
王萌, 陈国强, 金海燕, 韩晨光, 臧凤艳, 李子芳, 王金龙, 吴锡冬. 密度和空间布局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生理性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2): 131-138. |
[14] |
文雁成,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何俊平, 蔡东芳, 曹金华, 赵磊, 王东国. 甘蓝型油菜双低萝卜质不育恢复系快速改良技术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1): 102-109. |
[15] |
宋江萍, 汪精磊, 李杨, 沈镝, 李锡香. 老化萝卜种子活力恢复技术的比较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189-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