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卢柏山, 董会, 史亚兴, 赵久然, 徐丽, 刘辉, 张翠芬. 不同品种鲜食玉米体外抗氧化能力综合评价[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101-110. |
[2] |
李丽梅, 杨超沙, 张立永, 尹庆珍, 毛向宏. 优质番茄种质资源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85-92. |
[3] |
王海波, 王孝娣, 韩晓, 谢计蒙, 史祥宾, 冀晓昊, 王宝亮, 郑晓翠, 王志强, 刘凤之. 不同葡萄品种设施环境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92-98. |
[4] |
葛朝红, 赵爽, 师树新, 李伟明, 周永萍, 高倩. 不同种源辣木在北方的生长及抗寒性状综合评价[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124-128. |
[5] |
杨树明, 曾亚文, 王荔, 张素华, 杜娟, 杨涛, 普晓英, 杨晓梦. 丽江新团黑谷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生化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262-272. |
[6] |
王瑾, 李玉荣, 张嘉楠, 程增书, 陈四龙, 宋亚辉, 孔海彦, 王利媛, 张朋娟. 花生抗旱性鉴定评价指标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162-168. |
[7] |
孙峰成, 冯勇, 于卓, 赵瑞霞, 张来厚, 苏二虎, 刘志雄, 石海波. 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1): 102-105. |
[8] |
闫铁军, 吴风光, 毛福利, 何结望, 许自成, 王林. 襄樊烟区土壤养分状况的综合评价[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S2): 200-203. |
[9] |
李源, 刘贵波, 高洪文, 孙桂枝, 王赞. NaCl胁迫对不同苜蓿种质苗期生长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S1): 109-116. |
[10] |
唐道城, 唐楠, 贾琼, 梁顺祥. 万寿菊属F1杂种优势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S1): 87-90. |
[11] |
钟志明, 张宪洲, 成升魁. 拉萨河谷地区粮食作物施氮效应灰色关联度评价[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S2): 305-309. |
[12] |
张文英, 柳斌辉, 杨国航, 彭海城, 栗雨勤. 玉米不同时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灰色关联度与聚类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S1): 96-98. |
[13] |
王茹芳, 卢思慧, 曹金峰, 高广居. 大豆育成品种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S1): 131-134. |
[14] |
齐冰洁, 张智勇, 余瑞卿, 赵廷芳. 大豆不同抗性品种细胞色素氧化酶与抗虫性关系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4, 19(S1): 6-9. |
[15] |
何志华, 夏燕. 黔西北油菜地方品种资源的搜集与评价[J]. 华北农学报, 2004, 19(S1): 97-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