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uiros C F, Li G.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 a new marker system based on a simple PCR reaction: its application to mapping and gene tagging in Brassica[J]. Theor Appl Genet, 2001, 103: 455-461.
[2] 李严, 张春庆. 新型分子标记-SRAP技术体系优化及应用前景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5): 108-112.
[3] 柳李旺, 龚义勤, 黄浩, 等. 新型分子标记-SRAP与TRAP及其应用[J]. 遗传, 2004, 26(5): 777-781.
[4] 林忠旭, 张献龙, 聂以春, 等. 棉花SRAP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J]. 科学通报, 2003, 48(15): 90-93.
[5] Ferriol M, Picó B, Nuez F. G enetic diversity of a germplasm collection of cucurbita pepo using SRAP and AFLP markers[J]. Theor Appl Genet, 2003, 107: 271-282.
[6] 潘俊松, 王刚, 李效尊, 等. 黄瓜SRAP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始花节位的基因定位[J].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15(2): 167-172.
[7] 王刚, 潘俊松, 李效尊, 等. 黄瓜SRAP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侧枝基因定位[J]. 中国科学C辑, 2004, 34(6): 510-516.
[8] 葛风伟, 张海英, 陈青军, 等. 黄瓜SSR反应体系的建立[J]. 华北农学报, 2004, 19(2): 5-9.
[9] 张桂华, 杜胜利, 鞠秀芝, 等. 黄瓜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J]. 华北农学报, 2004, 19(2): 10-12.
[10] 杨云水, 李续娥, 吴明宇, 等. 正交实验法在PCR反应条件优化中的应用[J]. 生物数学学报, 2005, 20(2): 202-206.
[11] 西南农业大学编. 蔬菜研究法[M]. 第2版. 郑州: 河南科技出版社, 1986: 414.
[12] 王家保, 刘志媛, 徐碧玉, 等. 用正交设计优化荔枝RAPD反应体系[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 23(4): 363-368.
[13] 王佳, 梁国华, 缪珉, 等. 正交设计优化黄瓜ISSR体系[J]. 分子植物育种, 2005, 4(3): 439-442.
[14] 张彦萍, 刘海河. 西瓜RAPD-PCR体系的正交优化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8(4): 51-53.
[15] 王宏建, 吴越, 谷维, 等. 改进的CTAB法提取黄瓜DNA[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6, 2(5): 124-125.
[16] 傅占江, 刘宝文, 刘体全, 等. D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三种银染方法比较[J]. 临床军医杂志, 2002, 30(4): 71-73.
[17] 盖钧镒. 实验统计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157-159.
[18] 任羽, 王得元, 张银东, 等. 辣椒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分子植物育种, 2004, 2(5): 689-693.
[19] 谈探, 金则新, 李钧敏. 青钱柳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2(24): 6450-6451.
[20] 张建军, 司龙亭, 姜晶. 优化萝卜基因组DNA RAPD-PCR反应体系的正交设计法[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 42(2): 293-295.
[21] 余艳, 陈海山, 葛学军. 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引物反应条件优化与筛选[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3, 11(1): 15-19.
[22] 续九如, 黄智慧. 林业试验设计[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 71-73.
[23] 沙伟, 滕兆岩, 倪红伟. 正交设计优化星星草ISSR-PCR反应体系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 2006, 28(6): 5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