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芳睿, 刘浥, 杨柯昕, 褚美荣, 张全发, 张雅菲, 王树桐, 曹克强. 尖孢镰刀菌T-DNA插入突变体的筛选及插入基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3): 206-212. |
[2] |
石爱龙, 王礼煌, 李文秀, 王学华. 水肥协同对双季杂交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3): 145-157. |
[3] |
赵长云, 张启明, 石海春, 余学杰, 董丽, 夏伟, 柯永培. 不同核背景对玉米CMS-C线粒体复合体活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89-93. |
[4] |
陈文涛, 潘根, 唐慧娟, 常丽, 李德芳, 赵立宁, 陈安国, 李建军. 红麻HcMS1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功能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64-74. |
[5] |
陈思宇, 杨雪, 杨灵玲, 燕照玲, 韩晓玉, 李庆伦, 李洪连, 陈琳琳, 孙炳剑, 施艳. 与瓜类褪绿黄化病毒P22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的筛选[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197-204. |
[6] |
贺丹, 张佼蕊, 何松林, 刘红利, 王政, 刘艺平. 芍药属远缘杂交不亲和PlABCF3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6): 81-89. |
[7] |
刘晓东, 李海山, 孟川, 王玉海, 吴芳, 牟金贵, 马俊贤, 王明秋. 一种大白菜新型甘蓝型油菜CMS快速鉴定方法及应用[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5): 26-31. |
[8] |
丁位华, 姜小苓, 冯素伟, 金立桥, 路玉平, 茹振钢. 播量对BNS型杂交小麦群体光合特性、 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4): 113-119. |
[9] |
郭兆来, 孙旭东, 杨永平, 徐慧妮. 拟南芥LBD15互作蛋白的筛选和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5): 52-58. |
[10] |
张强, 张涛, 常晓轲, 韩娅楠, 程志芳, 刘卫, 王彬, 姚秋菊. 一个辣椒胞质雄性不育SCAR标记的KASP转化及其应用[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5): 93-98. |
[11] |
彭廷, 可文静, 熊加豹, 王海彬, 韩雨恩, 孔许, 张静, 马国辉, 魏中伟, 林文雄, 潘晓华, 章秀福, 马均, 赵全志. 超级杂交稻持续增产的茎秆维管束结构基础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1): 165-171. |
[12] |
梁峰豪, 郎丽娜, 刘亚萍, 王静, 张鹤, 徐爱遐, 黄镇. 抗根肿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及油菜抗根肿病种质的合成[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1): 219-225. |
[13] |
赵亚婷, 邢红侠, 庞茜, 郑旭, 张靖, 瓮巧云, 邢继红, 董金皋. 拟南芥抗病相关基因T1N6_22互作蛋白的酵母双杂交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2): 1-7. |
[14] |
贾小平, 袁玺垒, 陆平, 侯典云, 戴凌峰. 谷子6号染色体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1): 65-70. |
[15] |
李强, 李丁, 乔文臣, 孙书娈, 孟祥海, 魏建伟, 赵明辉, 赵凤梧, 李会敏. 衡观35广适基因对冬春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初探[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S1): 22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