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继兵, 刘志, 辛宗绪, 陈国秋, 吴宏生. 基于GGE双标图的谷子种质资源耐旱性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87-96. |
[2] |
贾利强, 刘讯, 丁波. 玉米bZIP基因应答逆境胁迫的表达模式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1): 9-17. |
[3] |
范雅芳, 高聚林, 孙继颖, 刘剑, 苏治军, 王志刚, 于晓芳, 胡树平. 施用钾肥对不同产量类型玉米自交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141-152. |
[4] |
刘猷红, 张俊, 唐傲, 刘凯, 张喜娟, 董文军, 李柱刚, 孟英, 来永才. 播期调控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109-117. |
[5] |
高玉坤, 杨溥原, 项晓冬, 魏世林, 任根增, 殷丛培, 梁红凯, 崔江慧, 常金华. 不同耐盐高粱品种全生育期对盐胁迫的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6): 113-121. |
[6] |
周大虎, 瞿子扬, 聂丽云, 刘嘉龙, 傅军如, 唐文帮, 贺浩华. 优质地方品种鹅湖香稻耐低氮特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5): 132-139. |
[7] |
张向梅, 乔凯, 高艳明, 李建设, 惠翔. 基于分期定植的环境因子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4): 104-112. |
[8] |
李川, 乔江方, 朱卫红, 代书桃, 黄璐, 张美微, 刘京宝. 玉米自交系响应花粒期高温胁迫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1): 1-11. |
[9] |
王亮, 李艳, 王桥江, 杨志兰, 刘志刚, 张力, 韩萍, 魏建军. 揭膜对花生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3): 143-149. |
[10] |
李娟, 田萍, 李建设, 高艳明, 任慧, 曹少娜. 微咸水灌溉方式对不同生育期设施番茄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2): 200-210. |
[11] |
王志军, 叶春秀, 李有忠, 董永梅, 陈林, 孙国清, 谢宗铭.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各生育期光合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1): 125-134. |
[12] |
王一罡, 徐践, 郭大鹏, 敫健. 北京冬小麦各生育期灌水量辅助决策模型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241-244. |
[13] |
和凤美, 朱芮, 朱永平, 覃鹏. 超甜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142-145. |
[14] |
谷静丛, 王冲, 王国琴, 王鹏文. 110份普通玉米自交系的SSR聚类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6): 101-105. |
[15] |
张丽华, 姚艳荣, 曹洁璇, 董志强, 吕丽华, 梁双波, 贾秀领. 严重冬春干旱年型不同水分运筹方式对冬小麦产量的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S1): 136-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