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彤彤, 陈莉, 万华龙, 李津, 刘连涛, 孙红春, 张永江, 白志英, 李存东. 增铵营养对棉花幼苗形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4): 204-209. |
[2] |
范平珊, 罗昊文, 段美洋, 黄穗华, 孔雷蕾, 钟卓君, 莫钊文, 潘圣刚. 浅水灌溉对直播稻秧苗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5): 185-191. |
[3] |
王磊, 万敬敬, 杜雄, 崔彦宏, 党红凯, 李科江. 河北省高产夏玉米的群体结构与产量形成特征[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4): 177-183. |
[4] |
马骊, 孙万仓, 刘自刚, 赵艳宁, 杨刚, 刘海卿, 武军艳, 方彦, 李学才, 刘林波, 钱武, 侯献飞. 白菜型与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机理差异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1): 147-154. |
[5] |
马建华, 孙毅, 王玉国, 张瑾华. 不同氮浓度对高粱幼苗形态及生理特征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1): 233-238. |
[6] |
田晓东, 边大红, 蔡丽君, 刘梦星, 曹立燕, 崔彦宏, 张凤路. 高密条件下化学调控对夏玉米抗茎倒伏能力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249-254. |
[7] |
董喆, 李会霞, 孟瑞霞, 魏春光, 史丽, 冯淑军, 孟焕文. 亚洲小车蝗对其雌成虫粪便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6): 124-128. |
[8] |
王秀芳, 任广伟, 周显升, 王新伟, 陈丹, 李世博. 低温对不同虫态烟草甲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S1): 287-289. |
[9] |
初立良, 郑桂玲, 周洪旭, 李长友, 李国勋. 两株杀鞘翅目害虫Bt菌株的生物活性及杀虫蛋白基因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3): 235-238. |
[10] |
孙世刚, 李英杰, 张建斌. 河北省山前平原粮食生产能力估算[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S1): 344-348. |
[11] |
张文宗, 王鑫, 康西言, 魏瑞江, 刘晶淼, 张超. 河北省玉米干旱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S2): 367-372. |
[12] |
阎爱华, 曹克强, 陈书龙. 培养时间和接种密度对咖啡短体线虫繁殖和形态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S1): 135-139. |
[13] |
方雪梅, 聂晓萌, 黄菲, 郑哲民. 叶甲科部分种类Cyt b基因序列及系统发育关系初探[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6): 1-5. |
[14] |
赵建成, 李琳, 李盼威, 武明录, 尚辛亥, 李凤岚. 河北省珍稀濒危高等植物资源及其保护对策初探[J]. 华北农学报, 2004, 19(2): 108-114. |
[15] |
史忠良, 仇松英, 马爱萍, 许钢垣, 武计平, 逯腊虎. 冬小麦对麦红吸浆虫抗性机制研究初报[J]. 华北农学报, 2003, 18(1): 10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