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向飞, 雷雅坤, 刘宁, 胡景辉, 孙丽敏, 李树仁. 药食同源植物活性物质对尿酸代谢调控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188-194. |
[2] |
王俊, 董海冉, 常宏, 王伟, 包冬芳, 赵孝岳, 赵雪, 韩英鹏. 大豆异黄酮相关基因GmUGT73克隆及功能初步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 43-47. |
[3] |
陈虹, 文熙宸, 曾瑾汐, 蒲甜, 杨文钰, 王小春. 氮磷配施对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系统中土壤酶活性及速效养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 133-143. |
[4] |
侯名语, 崔顺立, 穆国俊, 杨鑫雷, 刘立峰. 花生种子黄酮及多酚含量的生态差异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3): 155-160. |
[5] |
赵维萍, 陆李昌, 刘洋, 徐媛媛, 翟璐, 蔡华. 滁菊f3'h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63-67. |
[6] |
刘晓庆, 陈华涛, 张红梅, 袁星星, 崔晓艳, 顾和平, 陈新. 大豆GmNAC011基因的分离及对异黄酮合酶基因GmIFS2的调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5): 25-29. |
[7] |
罗启慧, 刘芸, 唐秀莹, 陈正礼. 大豆异黄酮对肥胖大鼠弓状核及垂体α-MSH、POMC、Ob-Rb表达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4): 84-89. |
[8] |
林英庭, 王利华, 朱风华, 李久峰, 于静静. 瘤胃保护性赖氨酸和蛋氨酸对小尾寒羊瘤胃发酵及粗饲料成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129-135. |
[9] |
王帅, 贾琦珍, 陈根元, 张玲, 马春晖. 小花棘豆黄酮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136-141. |
[10] |
李昌亨, 杜丽娟, 焦文娟, 马雅娜, 吕佩佩, 纪薇, 温鹏飞. UV-C对赤霞珠叶片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3): 176-179. |
[11] |
铁双贵, 陈小洁, 岳润清, 齐建双, 燕树锋, 韩小花, 徐玉隔, 林鸿. 转Sb401基因高赖氨酸蛋白玉米植株的获得[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4): 66-68. |
[12] |
练云, 李海朝, 王树峰, 武永康, 李金英, 雷晨芳, 卢为国. 大豆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IFS1基因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3): 25-29. |
[13] |
王华, 曹婧, 翟丽娟, 薛照辉. 猕猴桃果肉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2): 144-149. |
[14] |
牛宇, 张丽珍, 牛伟, 李崇德, 靳春嵩, 柴磊, 蒙秋霞. 小叶锦鸡儿根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4): 228-233. |
[15] |
张淼, 白月梅, 苗芳, 周乐. 夏枯草生殖生长期总黄酮积累规律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2): 170-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