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锦锦, 王云平, 王筱, 张书兴, 王学敏. MsWRKY33蛋白的抗体制备及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63-70. |
[2] |
寇江涛. 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诱导紫花苜蓿幼苗耐盐性的生理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6): 133-140. |
[3] |
任伟, 王嘉莹, 任华华, 王英哲, 王梦寒, 徐安凯. PuCAT/Bar抗逆抗除草剂基因共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S1): 1-6. |
[4] |
代惠萍, 赵桦, 贾根良, 陈德经, 张兴昌, 裴金金, 冯佰利. 硒胁迫对紫花苜蓿硒积累及矿质元素吸收的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2): 226-231. |
[5] |
韩志顺, 郑敏娜, 梁秀芝. 接种不同根瘤菌对紫花苜蓿固氮效能及生物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4): 214-219. |
[6] |
代惠萍, 赵桦, 贾根良, 冯佰利. Zn和EDTA对紫花苜蓿叶片光合特性的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2): 114-119. |
[7] |
李立辉, 王岩, 胡海燕, 赵天宏, 郭书嫄, 王伟, 姚欣. 初花期干旱对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光合特征及荧光参数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4): 126-131. |
[8] |
韩思训, 王森, 高志岭, 王殿武. 不同施肥条件下苜蓿产量、氮素累积量及肥料氮素利用率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6): 220-225. |
[9] |
王海娟, 包玉英, 牛天心, 李秀芳. 菌剂与肥料配施对露天矿排土场苜蓿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4): 186-191. |
[10] |
刘青松, 陈立波, 李志勇, 刘磊, 师文贵, 张雪. 基因组DNA分子标记在紫花苜蓿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S1): 36-40. |
[11] |
聂利珍, 郭九峰, 孙杰, 孙国琴, 刘永志. 沙冬青脱水素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3): 96-101. |
[12] |
范可章, 陈灵, 陈小红, 朱茂英, 范海燕, 蔡健, 李焰焰. 紫花苜蓿在林地、坡地及大田苗期生长情况的比较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S1): 163-169. |
[13] |
李改英, 杨艳玲, 傅彤, 廉红霞, 高腾云. 不同淋雨模式对苜蓿霉菌生长规律及其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4): 184-188. |
[14] |
乌艳红, 米福贵, 李志明, 栾守泉, 娜日苏, 杨秀芳, 吕宁. 紫花苜蓿铝激活苹果酸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与亚细胞定位[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1): 72-77. |
[15] |
秦文利, 刘忠宽, 刘振宇, 智健飞. 咸水灌溉对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S1): 254-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