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硕, 沈晗, 裴洲洋, 汤潮起, 陈油鸿, 张继光, 王晓琳, 张爽, 丁效东, 闫慧峰. 氮钾肥用量对皖南烤烟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4): 167-173. |
[2] |
赵鑫, 邓妍, 陈少锋, 张宝林. 氮磷肥配施对旱地苦荞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350-355. |
[3] |
陶静静, 王海标, 朱宗瑛, 谭金芳, 王宜伦. 不同基因型夏玉米间作对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6): 185-191. |
[4] |
吴晓红, 曾路生, 李俊良, 房增国, 梁斌, 魏福龙. 膜下滴灌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5): 193-198. |
[5] |
陈壮壮, 郭俊杰, 陈泽鹏, 贺广生, 魏彬, 黄浩, 谢志东, 林勇, 周立非, 邓世媛, 王维. 不同施肥模式对烤烟氮钾肥利用效率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5): 180-188. |
[6] |
洪立洲, 王茂文, 丁海荣, 朱小梅, 刘冲, 邢锦城, 赵宝泉. 苏北沿海滩涂三角叶滨藜盐肥效应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S1): 189-191. |
[7] |
黄立梅, 黄绍文, 刘双全, 周卫. 规模经营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高效平衡施肥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S1): 205-211. |
[8] |
李珍, 段玉, 赵润喜, 李文华. 内蒙古阴山北麓施肥对胡萝卜产量和吸肥特点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S3): 71-74. |
[9] |
徐玉鹏, 赵忠祥, 张夫道, 刘俊斌.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S2): 190-194. |
[10] |
安玉麟, 郭富国, 杨文耀. 河套黄灌区油用向日葵氮磷钾肥料效应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5): 147-151. |
[11] |
赵宏儒, 张彦萍, 张丽清, 王春辉, 石晋文, 马丽萍, 张嘉云, 任瑞丽. 玉米施用硅肥的肥效初探[J]. 华北农学报, 2004, 19(S1): 29-31. |
[12] |
郭强, 赵久然, 陈国平, 滕海涛. 不同玉米品种基因型氮肥效应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0, 15(1): 97-101. |
[13] |
贾阿璞, 张喜文, 宋殿珍, 李萍, 石跃进, 李贞. 旱地玉米碳酸氢铵秋施效应及其增产机制[J]. 华北农学报, 1997, 12(3): 106-109. |
[14] |
张定一, 王姣爱, 贾文兰, 阎翠萍. 晋南石灰性土壤钾素变化及小麦施钾效果[J]. 华北农学报, 1996, 11(4): 69-73. |
[15] |
刘纯敏, 张桂兰, 张子武, 宝德俊. 小麦—玉米两熟轮作肥料定位试验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93, 8(S1): 127-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