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范光宇, 赵治海, 袁进成, 马海莲, 宋小青, 宋晋辉, 王凌云, 刘颖慧. 张杂谷3号的解剖学结构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114-119. |
[2] |
黄永芳, 曾炳山, 杨懋勋, 周锦平, 李云. 柚木嫩枝扦插生根组织解剖学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S1): 265-269. |
[3] |
原玉香, 张晓伟, 蒋武生, 姚秋菊, 张强, 赵艳艳, 耿建峰. 大白菜种皮颜色基因的QTL定位与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1): 74-78. |
[4] |
李源, 王赞, 刘贵波, 孙桂枝, 高洪文. 干旱胁迫下胶质苜蓿内源激素及解剖结构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6): 211-216. |
[5] |
刘志文, 毛玮, 周芳彬, 傅廷栋. 甘蓝型油菜种皮颜色的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2): 84-87. |
[6] |
张志华, 刘新彩, 刘彦红, 王红霞, 褚发朝, 宫墨林, 申新英. 核桃叶片解剖结构与生长势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2): 129-132. |
[7] |
郭学民, 东方阳, 孙耀中, 杨晓玲, 刘永军, 李素红. 旱作转BADH基因水稻茎的解剖结构特征与产量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3): 32-38. |
[8] |
郝丽珍, 翟胜, 贾晋, 王六英, 胡宁宝, 赵清岩. 沙芥营养生长规律及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4, 19(4): 66-69. |
[9] |
石志平, 王文生. 鲜枣裂果及其与解剖结构相关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3, 18(2): 92-94. |
[10] |
刘莹.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旗叶解剖结构及光合速率日变化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2, 17(S1): 66-70. |
[11] |
张全国, 贾秀领, 马瑞昆. 基因型和供水对小麦维管系统发育的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01, 16(4): 65-70. |
[12] |
杨兴洪, 王玮, 孙学振. 生长调节剂和营养物质协同作用对棉苗下胚轴形态和解剖结构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1999, 14(2): 58-62. |
[13] |
肖建国, 蒋爱湘, 冯桂苓, 石斯发, 徐昕, 冯刚, 周之杭, 梁咏东, 尤文玲. 化学杂交剂“津奥啉”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机理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96, 11(4): 7-11. |
[14] |
陈玉珍, 张高英. 多效唑对花生叶片和主茎结构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1995, 10(S1): 87-91. |
[15] |
孙毅, L.Hallgren. 高粱籽粒果皮和种皮性状与单宁含量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1988, 3(4): 4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