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魏亚蕊, 赵曙良, 成晓华, 闫琦, 刘娜, 张玉星. 水杨酸诱导鸭梨抗黑斑病效果及机理的探讨[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2): 183-191. |
[2] |
郭悦, 姜平平, 潘雷雷, 周文杰, 徐磊, 张茹琴, 隋炯明, 郭宝太, 王晶珊, 乔利仙. 花生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抗病性验证[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6): 42-48. |
[3] |
王兴红. 柑橘黑斑病菌的分子检测技术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5): 130-135. |
[4] |
郭树春, 张艳芳, 孙瑞芬, 李素萍, 于海峰, 刘腊青, 王洪波, 安玉麟. 向日葵核心种质资源基础类群划分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4): 107-113. |
[5] |
蔡健, 祝旋, 谢实龙, 范海燕, 邢彬, 马同富. 利用EST-SSR标记和形态性状检测31个芍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92-96. |
[6] |
王兴红, 李红叶. 柑橘叶点霉菌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1): 123-127. |
[7] |
鄢洪海, 张茹琴, 迟玉成, 林海洋, 许曼琳, 夏淑春. 花生黑斑病菌致病毒素提取及其活性测定[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283-286. |
[8] |
王惠哲, 李淑菊, 杨瑞环, 管炜, 邓强, 曹明明. 与黄瓜抗黑斑病基因连锁的SCAR标记及抗病资源筛选[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1): 208-212. |
[9] |
温立斌, 何孔旺, 解建平, 杨浩, 周建新, 金全胜, 王玉然. 类猪圆环病毒P1的免疫电镜观察[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S1): 400-402. |
[10] |
马娟, 李秀花, 于海滨, 陈书龙. 河北省小麦孢囊线虫种类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S2): 168-173. |
[11] |
李淑斌, 张颢. 柏木枯萎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分子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S2): 190-192. |
[12] |
王仕玉, 萧凤回. 齿瓣石斛病原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S2): 243-246. |
[13] |
谭冬梅, 许雪锋, 李天忠, 王忆, 韩振海. 干旱胁迫诱导新疆野苹果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细胞形态学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1): 50-55. |
[14] |
鲁红学, 赵明敏, 李建强. 芦荟黑斑病病原鉴定及培养特性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1): 156-160. |
[15] |
郑红丽, 庞保平, 樊明寿, 刘双平. 羊草根际固氮菌的分离及其生长条件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1): 172-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