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敏慧, Josee Ornella Musaniwabo, 韩少凡, 刘一涵, 杜丽桦, 刘爱玉, 汪启明, 屠小菊. 陆地棉GhCRE1影响种子萌发初探[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3): 19-26. |
[2] |
贾伟哲, 焦博, 王娇, 陈文烨, 杨帆, 刘永伟, 董福双, 赵立群, 周硕. 小麦类钙调素TaCML8-A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1): 1-8. |
[3] |
韩佳良, 王鹤萌, 张冬瑞, 常缨. 拟南芥转录因子AtOFP19功能的初步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56-63. |
[4] |
李默晓, 卞哲, 周启慧, 刘玉卫, 巩校东, 谷守芹, 韩建民. 玉米大斑病菌StRTG2基因结构、原核表达及表达模式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191-196. |
[5] |
安瑞朋, 王冬梅, 祁建军, 魏建和, 廖登群. 温度层积对黄精种子萌发及出苗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220-226. |
[6] |
毕欢欢, 张晓雅, 王小敏, 刘玉卫, 巩校东, 谷守芹, 韩建民, 董金皋. 玉米大斑病菌StCHS6的基因结构及表达规律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6): 198-202. |
[7] |
任煜倩, 王立霞, 周丽君, 刘中良, 刘世琦. 不同浓度GA3、ETH及低温处理对大蒜萌芽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S1): 122-127. |
[8] |
牟雪姣, 张强, 吴燕, 王雪娟, 张远兵. 外源CO对干旱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生长的缓解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5): 168-173. |
[9] |
孙亚莉, 刘红梅, 徐庆国. 镉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苗期光合特性与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4): 176-181. |
[10] |
何世道, 杨瑞秀, 刘博, 苑德鹏, 姚远, 孙艳秋, 高增贵. 玉米大斑病菌StSNF1的基因组定位、蛋白质结构预测及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3): 85-90. |
[11] |
刘洋, 铁英, 杨佳, 祁智, 毛惠平. 蒙古扁桃编码Ca2+结合蛋白基因的系统性鉴定和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2): 81-86. |
[12] |
李永涛, 陈苗苗, 王振猛, 刘桂民, 王莉莉, 刘德玺. NaCl胁迫下外源钙对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270-275. |
[13] |
周硕, 刘永伟, 董福双, 杨帆, 赵和, 柴建芳, 吕孟雨, 孙果忠, 王海波. 小麦类钙调素TaCML79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6): 1-6. |
[14] |
葛风伟, 江一, 赵惠新. 甘蓝型油菜TIP4;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2): 32-37. |
[15] |
李祖任, 晏升禄, 廖海民, 周小毛, 柏连阳. 入侵杂草美洲商陆大小孢子的形成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8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