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志萍, 德木其格, 马宇, 巴图, 李建波, 郭呈宇, 吕二锁, 王海泽, 王文迪, 徐寿军. 不同密度下大麦灌浆期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相关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2): 56-66. |
[2] |
万雪洁, 张艳, 师长海, 周宣材, 孙新灵, 李松坚, 张守福, 刘义国. 干旱锻炼对小麦幼苗期抗氧化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125-129. |
[3] |
董家僖, 田秀平, 赵秋, 史昕倩, 袁苗苗. 翻压春油菜对土壤钾素及后茬玉米氮代谢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148-156. |
[4] |
德木其格, 刘志萍, 王磊, 王金波, 齐海祥, 郭呈宇, 吕二锁, 巴图, 徐寿军. 不同施氮水平对大麦光合性能及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3): 126-135. |
[5] |
姜丽娜, 张雅雯, 朱娅林, 赵凌霄.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3): 96-101. |
[6] |
柴志欣, 信金伟, 王会, 郭琳, 钟金城, 张成福, 姬秋梅. MyoG基因多态性与牦牛生长性能的关联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6): 108-115. |
[7] |
苗华荣, 杨伟强, 胡晓辉, 张胜忠, 崔凤高, 陈静. 盐胁迫下花生幼苗期相关性状的QTL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3): 113-118. |
[8] |
史宏. 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1): 150-159. |
[9] |
吕莹莹, 张萌, 沈丹丹, 张士东, 李特, 瞿培, 张恩盈. 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产量与穗部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S1): 160-165. |
[10] |
陈娜娜, 贾生海, 张芮. 水分亏缺对设施延后栽培葡萄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5): 192-199. |
[11] |
孙亚莉, 刘红梅, 徐庆国. 镉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苗期光合特性与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4): 176-181. |
[12] |
于章龙, 李秀绒, 柴永峰, 赵智勇, 宋昱, 毕红园. 运旱系列小麦品种品质及加工特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229-235. |
[13] |
贾晓军, 吴杨焕. 甜糯玉米新品种(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311-316. |
[14] |
德力格尔, 李媛媛. 遮荫对幼苗期紫羊茅和草地早熟禾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3): 135-140. |
[15] |
和凤美, 朱芮, 朱永平, 覃鹏. 超甜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142-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