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吉颖, 孙枫, 吴淑华, 李硕, 涂丽琴, 高丹娜, 崔晓艳, 陈新, 季英华, 郭青云. 江苏大豆上分离的豇豆轻斑驳病毒基因组序列克隆及特征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3): 200-205. |
[2] |
张红梅, 许文静, 陈华涛, 陈景斌, 刘晓庆, 杨守萍, 陈新. 豇豆耐盐种质资源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39-52. |
[3] |
金欣欣, 宋亚辉, 程增书, 王瑾, 李玉荣, 苏俏. 花针期灌溉对花生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124-131. |
[4] |
龙素霞, 赵颖佳, 李芳芳, 张双, 肖凯. 缩行种植对冬小麦群个体性状、养分吸收和产量形成能力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5): 178-184. |
[5] |
董伟欣, 韩立杰, 张月辰. 春季不同水肥处理对小麦形态、生理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 161-169. |
[6] |
杨蕊, 杨习文, 周苏玫, 周燕, 徐凤丹, 梅晶晶, 申冠宇, 李秋杰, 贺德先. 小麦冬前次生根对生育中后期地上部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3): 129-135. |
[7] |
李洪有, 张素芝, 陈庆富. 玉米ZmMGT0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拟南芥遗传转化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6): 1-7. |
[8] |
王奕, 范俊山, 尚丽霞, 于志晶, 蔡勤安, 马瑞, 任贤. 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5): 130-134. |
[9] |
赵付江, 郄丽娟, 张巍巍, 陈雪平, 罗双霞. 不同氮效率类型茄子苗期生理特性差异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318-321. |
[10] |
王亚, 郭宝太, 乔利仙, 武秀玲, 王晶珊, 韩立坤, 隋炯明. PyTPS转化花生对其后代耐盐性和品质性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5): 175-179. |
[11] |
陈玉娜, 陈甲法, 吴建宇. 玉米颖片基部颜色基因Rab1的精细定位[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2): 7-12. |
[12] |
张永升, 郭程瑾, 张立军, 崔喜荣, 肖凯. A染色体组代换对氮胁迫条件下小麦氮效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4): 171-174. |
[13] |
张大勇, 易金鑫, 胡国民, 许玲, 袁玲玲, 徐照龙, 何晓兰, 黄益洪, 刘晓庆, 马鸿翔. 一个大豆GmXI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4): 12-17. |
[14] |
李广领, 王建华, 陈锡岭, 武予清, 李金丽, 肖娜娜. 小麦植株中啶虫脒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3): 231-233. |
[15] |
董志强, 张丽华, 裴翠娟, 赵双进, 贾秀领, 张孟臣. 石灰性土壤大豆植株铁营养障碍解除技术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S2): 122-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