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京, 董建新, 丛萍, 宋文静, 马晓刚, 管恩森, 王大海. 玉米秸秆碳形态对植烟土壤有机碳及土壤综合肥力的快速提升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2): 132-141. |
[2] |
李司童, 毛凯伦, 韦成才, 袁帅, 穆耀辉, 王平平, 张立新. 蚯蚓粪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连作烟田土壤肥力的影响及评价[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S1): 238-245. |
[3] |
袁中友, 吴家龙, 刘青, 杨淇钧, 戴军. 有机肥对高速公路建设损毁土地土壤肥力的修复及类芦生长的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5): 177-184. |
[4] |
王立艳, 肖辉, 程文娟, 赵杰, 王晓风, 潘洁. 滨海盐碱地不同培肥方式对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5): 222-227. |
[5] |
孙文彦, 尹红娟, 许建新, 李志杰, 田昌玉, 唐继伟. 棉田套作冬绿肥促进棉花增产的机理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129-132. |
[6] |
毛家伟, 张翔, 司贤宗, 李国平, 李亮, 孔德辉. 不同氮水平与土壤改良剂配施对烤烟养分吸收及产质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410-415. |
[7] |
李春杰, 孙涛, 张兴义. 秸秆腐熟剂对寒地玉米秸秆降解率和土壤理化性状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507-510. |
[8] |
张国印, 茹淑华, 孙世友, 王凌, 耿暖, 陈贵今. 长期施用氮磷钾肥对褐土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3): 217-221. |
[9] |
周波, 高云华, 张池, 陈旭飞, 任宗玲, 李进, 戴军. 华南赤红壤地区4种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肥力属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S1): 315-319. |
[10] |
王宜伦, 李慧, 韩燕来, 张辉, 谭金芳. 潮土区超高产田与高产田土壤肥力差异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4): 197-201. |
[11] |
杨兆顺, 吴俊强, 钱芳, 楼辰军.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1): 208-212. |
[12] |
崔振岭, 陈新平, 张福锁, 徐久飞, 石立委, 李俊良. 华北平原小麦施肥现状及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S1): 224-229. |
[13] |
韩玮, 聂俊华, 李飒. 秸秆配施外源蛋白酶效应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6): 58-62. |
[14] |
唐玉霞, 孟春香, 贾树龙, 王惠敏, 刘巧玲. 土壤肥力水平对肥料氮生物固定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3, 18(S1): 136-138. |
[15] |
张付申, 马爱霞, 胡定宇. 长期施肥对土和黄绵土腐殖质结合形态影响及与肥力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1997, 12(3): 88-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