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88年, 第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8-06-28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祁忠占, 彭永康, 刘桂琴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从小麦雄性不育系、保持系的10个不同组织、器官中共检测出8种过氧化物酶,在叶、芽鞘、根、节、节间、穗轴、叶鞘和芒中,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过氧化物酶基本相同,说明这种酶由细胞核编码,但在花粉粒发育的3个不同时期,不育系与保持系间的过氧化物酶有明显差异,表现为不育系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多于保持系,这可能是由于不育系中细胞质不育基因对核基因的表达有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表现为不育细胞质基因的去阻遏作用,即不育细胞质基因可以去除细胞核中编码过氧化物酶基因的阻遏作用,使不育系中有更多的过氧化物酶基因得以表达,造成不育系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多于保持系的现象。
  • 韩凤山, 王朝江, 孙振元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以往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小麦灌浆期叶片、鞘、茎糖分日变化和各生育期叶片糖分日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乳熟期小麦叶片中午糖分积累明显且主要是蔗糖积累。施防午睡剂后由于减少了叶糖分积累,从而午睡减轻、日光合产值提高和增加了籽粒产量。
  • 陈国平, 赵仕孝, 杨洪友, 贺澄目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玉米种子在吸收膨胀和主胚根开始伸长时对涝害最敏感,淹水2-4天可降低出苗率50%以上。高温、延长淹水期和增加淹水层均会明显加重涝害。受涝后幼苗生长弱,发育慢;根系受害程度重于地上部。早播和起垄播种有助于预防或减轻夏玉米的涝害。
  • 金先春, 徐威生, 刘安福, 赵毓桔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于小麦孕穗期到灌浆期喷洒低浓度的表油菜素内脂(Brassinolide 简称BR)能引起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变化。BR能加速灌浆后旗叶可溶性总糖的运转,提高灌浆中的子粒活度;减少逆境条件下体内游离氨和腐胺的积累量,增强植株抗青枯能力,降低不育小穗数,提高结实率和粒重,使小麦增产10%左右。
  • 张本民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小麦品质育种不仅要注意提高蛋白质含量,更应大力改进小麦面筋的质量。利用诱发突变手段可以获得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优良的新品种,如晋麦23号、晋麦22号和原A14等。能否充分发挥育成品种的优质性状,取决于相应的生态条件和栽培水平是否适宜。诱发突变品质育种成败的关键在于试材与亲本的选择。亲本中要具有高蛋白遗传基础和稳定的品质性状,并要克服亲缘单一化和不利基因的干拢。产量与品质的矛盾,可以通过诱发突变与杂交相结合的方式,加以缩小或取得一定程度的协调。
  • 陆强, 刘敦道, 冀忠义, 刘士烈, 尹庆祉, 孙锦权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用回归设计方法,探讨了山西省雁北地区水地春小麦可定量技术措施--灌水次数和时期、播种量、农家肥及氮磷化肥与春小麦产量和经济收入的关系。经1985年多点试验,获得了不同麦田生态型的数学模型。优选方案经1986和1987年的示范对比和小面积推广,证明是切实可行的,获得一定经济效益。
  • 范志杰, 聂安全, 王靖稳, 姚贞亮, 王秋叶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对影响地膜棉花产量形成的密度、播期、施氮肥量、化控量及果枝数等5项关键性的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通过3年的研究和多点信息反馈示范试验,建立了地膜棉花产量形成的农艺措施反应模型。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用产量反应模型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单独反响以及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互作效应。信息反馈示范试验表明,运用优化栽培组合方案其增产幅度大,增收效果显著。
  • 黄德明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不同地区的20种土壤类型农田土壤上进行的大量田间试验和土壤测试证明,我国农田土壤氮素肥力较低,无氮区作物相对产量平均为69。0%,其中氮素肥力“低”的占65%,“中”的占35%,没有氮素肥力“高”的土壤类型。土壤磷素肥力中等,无磷区作物相对产量平均为86。4%。其中磷素肥力“高” 的占32%,“中”的占59%,“低” 的占9%。土壤钾素肥力中上,无钾区作物相对产量平均为93.7%,其中钾素肥力“高”的占41%。“中”中的占56%,“低”的占3%。根据土壤测试和作物相对产量,对全国20种类型农田土壤拟定了土壤养份丰缺指标。
  • 王锡锋, 何家泌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按生物间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用9个小麦白粉菌株接种28个小麦品种,得到的侵染型资料,推导小麦品种的限定性基因型。结果表明,在7个推广品种与菌株的相互作用中,只存在2个相应基因对显示限定性表现型,而部分区试品种和抗源品种则含有丰富的限定性基因。讨论了如何把限定性基因转移到感病品种中去,和根据侵染型推导小麦品种的限定性基因的可行性及实用意义。
  • 朱之堉, 袁景顺, 赵兰波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在温室内用有效成分浓度25、50和100ppm的羟锈宁和粉锈中浸种,对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没有明显影响,浸种对开始出土的幼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后期长势无明显差别,而叶片稍浓绿,似有一定的壮苗作用,浸种后防效达64.2-99.8%。100ppm羟锈宁的保护作用在3天内可达92.5%,到第7天下降至72.2%。羟锈宁的治疗作用比较明显,在叶锈菌侵入寄生后的6天内防效显著,100ppm羟锈宁的治疗效果为100%,有效成份浓度100ppm的羟锈宁和粉锈宁,对小麦没有药害。
  • 张素华, 李树正, 程功(亻间), 钱永康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Pencycuron*是一种苯脲类型的新型杀菌剂。离体抗菌谱试验表明,Pencycuron对Rhizoctonia Solani,特别是对Pellicularia Sasakii具有特异的抗菌活性。该药剂在含药琼脂培养基上低浓度下对P.Sasakii菌丝的扩展也表现出极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可引起菌丝体形态异常。此点,与井岗霉素有相似之处。室内植株测定表明,Pencycuron抑制菌丝侵染作用明显优于井岗霉素,抑制病斑扩展作用比井岗霉素差。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侵染有稳定的持久性,可达35天以上,而井岗霉素不足14天。因此,该药是一种以长效性为特征的保护性杀菌剂。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测定,施药后50分钟,淋洗20mm雨量,效果明显受到影响。田间试验与室内结果一致。
  • 黄仲生, 杨玉茹, 岳彬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京郊菜豆枯萎病的致病菌,经作者鉴定为尖孢镰刀菌菜豆专化型(Fusarium oQxysporum f.Sp.phaseoli)。在防治上,我们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经过2年多点试验,防治效果显著(92.50-94.73%),增产明显(31.26-34.09%)。
  • 吴青, 林松, 孙凤成, 周汝鸿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项研究目的在于探明烟草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ignita Chitwood)与烟草黑胫病(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之间的相互关系。试验用抗黑胫病品种--斯佩特G140(Speight Gl40)在烟草根结线虫与烟草黑胫病并发发严重的地块,用铁灭克(Temik)和瑞毒霉(Ridomil)分别防治根结线虫和黑胫病,或两药并用兼治两病,以不防治为对照。结果表明,烟草黑胫病的发生程度(y)与烟草根结线虫病情(x)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γ=0.755,决定系数γ~2=0.570,说明本试验中烟草黑胫病病情有57%是由根结线虫引起的。进一步推导出经验回归方程y=6.753+0.395X,此方程可描述烟草根结线虫削弱烟草对黑胫病抗病性的量变关系,对防治决策有一定参考价值。
  • 宁长申, 刘维忠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经调查,在河南省家兔粪便中。共发现有13种艾美尔球虫。它们是:盲肠艾美尔球虫、小型艾美尔球虫、佛氏艾美尔球虫、肠艾美尔球虫、无残艾美尔球虫、大型艾美尔球虫、纳格浦尔艾美尔球虫、马氏艾美尔球虫、中型艾美尔球虫、新兔艾美尔球虫、穿孔艾美尔球虫、梨形艾美尔球虫和斯氏艾美尔球虫。对上述球虫孢子化后的卵囊进行了观察,并描述其形态、大小、颜色和内部构造特征,阐明它们之间的区别。依据显微照相绘图,列出包括国内稀见报道的佛氏艾美尔球虫在内的13种球虫已孢子化的卵囊的检索表。
  • 邵开基, 李登科, 张忠仁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SH系列苹果矮化砧木系国光×河南海囊种间杂交育出的苹果无性系自根砧,对照为M9,M7,MM106无性系自根砧和山定子实生砧,嫁接品种为羽红(3号 红星)、金冠、富士等。1987年杂交,1982年秋定植于鉴定圃。经过5年的生物学特性、物候期及园艺学性状观察,以及矿质营养,净光合效率,气孔阻力,蒸腾强度,ABA含量等分析测定,4100个砧木杂交单系中选出SH系列苹果矮化砧木。本文报道的是SH系列中SH3、SH4、SH5、SH9、SH12、SH14、SH15、SH20、SH21、SH29等10个突出的优系砧木。它们的共同性状表现为早花早果,树体矮化、半矮化,抗逆性强(抗旱、抗倒伏、抗抽条),早期丰产稳产,果实着色浓红艳丽,含可溶性固形物高,风味浓,品质好,果实硬度大耐贮藏,容易繁殖,综合性状超过对照M9、M7、M106和山定子的苹果矮化砧木新系列。
  • 梁守义, 臧艳芬, 张小苹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山楂芽外植体在改良MS+BA2mg/1(下同)+IAA0.05+LH500或改良MS+BAImg/+NAA0.01+LH500的培养基上,冬、春乃至盛夏和秋季采取的顶芽、腋芽或混合芽,经0-5℃处理2-7天,均可成功地诱导分化丛生芽。在适宜的温、湿度等条件配合下,充足的光照是山楂试管苗移栽成活的主要因素。(?)用粪肥能提高移栽成活率,且幼苗生长茁壮。盛夏季节,因高温的影响移栽成活率低。根系发达的试管苗露天栽植也能成活。试管苗移栽入圃的适期为茎顶开放、主茎伸长的生长旺盛期。此时的成活率高。
  • 韩铭哲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了火烧迹地上红松种群(Pinus koraiensis population)自然更新格局的动态变化和趋势。从传统的2×2(m2)更新样方的系统抽样资料统计分析中,清晰地显示出,更新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规律性的变化。处在进展演替状态的新生群落,当红松种群在群落中自然更新发生时,其格局将由群团型格局向随机型格局发展,过程可能十分复杂,主要决定于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
  • 刘克明, 刘俊芳, 吴全安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1987-1988年进行O、T、C三个生理小种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三个生理小种分别接种在WF9和B73两套同核异质的玉米苗上,所产生病斑的大小存在极显著差异。
  • 徐东翔, 刘智新, 李悦丰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用纸层析法和比色法分离测定了几种沙生植物叶片可溶性糖和多糖含量、日变化及失水50%时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沙冬青、白刺、霸王、籽高和猫头刺白天可溶性糖最高含量分别为16%、8%、14%、11%,5%。前三种植物多糖最高含量分别为5.6%、7.6%、7.5%,其日进程与可溶性糖存在一种互补关系;叶片失水50%时,白刺多糖增加1.31倍,霸王1.21倍,沙冬青0.44倍。这表明:某些沙生植物主要靠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以提高渗透调节能力适应干旱;有的则以增加多糖含量以增强胶体保水能力忍耐干旱;另一些植物则兼而有之。
  • 陈振德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内部和外部因子作了综合评述。不同蔬菜的种、品种、部位和年龄之间,硝酸盐含量差别很大。一般来讲,叶菜类和根菜类蔬菜积累的硝酸盐高于茄果类蔬菜。就叶菜类的可食部分而言,硝酸盐积累量为根>;茎>;叶柄>;叶片。外部因子,诸如氮肥用量、氮素形态、光照、温度、水分、栽培方法以及收获时期和方法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根据影响硝酸盐积累的各种因子,提出了减少硝酸盐积累的几条措施。
  • 刘庆山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郊、县60个农户庭院隙地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论证了庭院经济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基本特征及其在城乡经济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发展庭院经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新闻公告 更多
高影响力论文 更多
版权信息
二维码
  • 《华北农学报》官网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