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雷雅坤, 宋晓昆, 关中波, 闫龙, 刘兵强, 邸锐, 胡景辉, 杨春燕, 张孟臣. 大豆5种脂肪酸含量的早代选育[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S1): 114-118. |
[2] |
杨宁, 王昊, 尉利花, 冯辉. 小菘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4): 218-221. |
[3] |
赵丽芬, 李增书, 赵国忠, 李爱国. 冀创棉一杂交抗虫棉新品种选育[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S1): 81-83. |
[4] |
马春红, 邵萍, 李运朝, 董文琦, 崔四平, 贾银锁, 张文英. 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CF5-11111的选育及抗病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S2): 78-80. |
[5] |
王兆晓, 刘素恩, 刘存敬, 陈素省, 郭宝生, 张香云, 崔瑞敏, 耿军义. 早熟高产抗虫棉冀优768的选育[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S2): 87-89. |
[6] |
童应凯, 王惠, 吴兆亮, 胡金刚. 黄霉素产生菌微波诱变育种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S1): 70-72. |
[7] |
杜建中, 孙毅, 郝曜山, 刘俊玲. 抗玉米丝黑穗病转基因株系的分子检测及抗病株系选育[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5): 99-104. |
[8] |
王君, 张常在, 吕丽俊, 张俊杰, 张福成.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科河11号的选育[J]. 华北农学报, 2004, 19(S1): 146-148. |
[9] |
范妍芹, 刘云, 严立斌. 甜椒核型不育系AB91的选育及杂优利用[J]. 华北农学报, 2003, 18(S1): 81-83. |
[10] |
徐显, 万艳霞. 抗虫、抗病、高产棉花杂66的选育[J]. 华北农学报, 2003, 18(S1): 86-87. |
[11] |
傅友, 董文成, 赵永波. 苹果新品种昌红的选育及特征特性[J]. 华北农学报, 2003, 18(S1): 91-92. |
[12] |
李秀秀, 王春田, 吕敬刚, 薛毅柳, 井立军. 甜瓜新品系的选育及可用性评价[J]. 华北农学报, 2003, 18(1): 83-85. |
[13] |
左联忠, 王彩萍, 杨文龙, 赵吉平. 优质高产杂种冬小麦品种选育途径探讨[J]. 华北农学报, 2002, 17(S1): 108-110. |
[14] |
王国华, 高志杰, 尹庆珍. 番茄新品种冀番5号的选育[J]. 华北农学报, 2002, 17(S1): 120-123. |
[15] |
崔党群, 张娟, 闻捷, 王俊振. 黄淮冬麦区超高产小麦品种的产量结构模式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1, 16(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