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维, 赵春江, 梁振兴, 李鸿祥, 康书江, 王纪华
研究表明,随着冻、起总水量的增加或减少,小麦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明显增加或减少趋势。叶片随着冻、起总水量的降低,在孕穗期前,向茎秆的物质转移比例增大,孕穗期后,其自身干物质积累比例下降幅度越大,相应地向穗部的物质转移比例也越大;当处理总水量超过900 m⊃3;/hm⊃2;时,叶鞘干物质积累比例在春5叶时最大,而不足900 m⊃3;/hm⊃2;时则在春4叶时最大;茎和穗子的干物质积累比例始终保持上升趋势。不同冻、起水组配对小麦不同器官可溶性糖含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冻、起总水量在600 m⊃3;/hm⊃2;以上的条件下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有2个明显的高峰期:一个是春5叶期;另一个是子粒形成期。在子粒形成期以前,茎秆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冻、起总水量的减少而呈上升趋势;但在子粒形成期后,茎秆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冻、起总水量的减少而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开花前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开花后,叶片中大部分光合产物转移到穗部,使可溶性糖表现下降趋势。叶鞘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叶片相似。子粒可溶性糖含量从半仁期至子粒形成期呈明显上升趋势,子粒形成期以后则明显降低,而淀粉含量明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