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3年, 第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3-03-28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柴守玺, 王德轩, 柴守诚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盆栽水分亏缺条件下,以15个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其8个抗旱性状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乳熟期旗叶气孔阻力和蒸腾速率、两种用水效率(分别用干重和粒重表示)对单株粒重进行选择,其效率比通过3个农艺性状(单株干重、株高、顶部3叶总面积)的要低得多,说明前者在抗旱育种中的应用价值不大。
  • 范濂, 崔党群, 范平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56个冬小麦品种(系),采用双重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冬小麦子粒品质性状多目标间接选择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株高和单株穗数,可同时提高单株子粒蛋白质产量与含量及干面筋含量;而增加单株子粒产量可以提高单株子粒蛋白质产量,但降低子粒蛋白质含量和干面筋含量;千粒重每增加1.0g,沉淀值减少0.07791ml;湿面筋含量随株高增加而增高,随结实小穗数增加而降低。
  • 张爱民, 张永全, 侯以利, 黄铁城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十二个性状各异的小麦品种,配成4×4×4共64个组合,采用Wolf(1988)方法研究了复交中几个主要性状的遗传成分及亲本配合力效应,并对复交亲本及组合进行了具体评价。结果表明,复交群体的各主要性状遗传变异中仍以基因的加性效应占主要地位,三亲特殊配合力的变异度显著高于两亲特殊配合力的变异度。在注意亲本农艺性状水平的基础上,选用配合力好的亲本进行复交是创造较大遗传变异的重要途径。
  • 田志刚, 郝笑琦, 张淑芳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9个早熟及产量性状的有关遗传参数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高强度选择可使目前推广品种(系)的丰产性和早熟性得到进一步改善;育种选择策略应从提高株铃数和衣分入手,选择第一果枝节位低、开花早、脱落少和铃不太大的类型,其中早代果枝节位严选,开花期、结铃率和衣分大群体选择,株铃数连续选择,就可实现培育出高产、早熟品种(系)最终目标。
  • 李文刚, 巩秀峰, 王林萍, 赵秀艳, 张惠敏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马铃薯对卷叶和花叶病毒抗性的遗传及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抗病性与群体产量没有显著的遗传相关性,抗病性主要通过保证马铃薯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而间接保持群体的高产稳产性能。马铃薯对卷叶病毒抗性、株高、茎粗、有效株率和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主要由亲本的累加基因效应决定,且同一亲本在不同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较大。因此,抗病高产育种中各目标性状的协调选择是十分重要的。群体有效株率和茎粗的选择可使抗病性和丰产性同步提高。马铃薯对花叶病毒的抗性、加性和非加性作用同时存在。群体抗病性、有效株率和产量的遗传进度高,选择潜力大。
  • 高聚林, 刘克礼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对春玉米的叶片、叶鞘、茎秆和雌雄穗等器官的蔗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层次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春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叶片、叶鞘蔗糖含量变化为二次多项式模型,茎秆为三次多项式模型,而雌穗呈单峰曲线变化。茎与雌穗之间蔗糖浓度的差异是子粒灌浆的内在动力之一。下部叶片的光合产物在生长发育前期起主导作用,上、中部叶片则在后期起主导作用,两部分光合产物均参与子粒生长发育。
  • 刘东华, 蒋悟生, 李懋学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洋葱(Allium cepa L.2n=16)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氯化铝(AlCl3·6H2O)溶液对根生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染色体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3+浓度的增加,根的生长量递减,呈明显的负相关;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每单位时间的生长量亦递减,甚至停止生长;在50~200ppm Al3+处理下,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随着Al3+浓度增高而递减,随着处理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递减;不同浓度的Al3+处理都能引起染色体畸变,如,c-有丝分裂、染色体桥、染色体粘连等;恢复培养后各处理的鳞茎均能恢复生长。染色体畸变率降低。
  • 康玉庆, 王洪隆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用田菁根瘤菌突变体处理水稻和稗草,用田菁根瘤菌和磁场处理白兰爪,显微观察发现这三种非豆科植物根毛发生规律性变化,包括根毛的弯曲、膨大、分校及侵入线的形成。同时,水稻与白兰瓜均结根瘤。这些结果与豆科植物的情况具有相似性,是反映非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建立互作关系的重要标志。
  • 刘凡, 曹鸣庆, 佐藤隆德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抗生素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头孢霉素Ⅱ(Keflodin)和Claforan影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游离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其浓度越高,影响越大。羧苄青霉素促进辣椒(Capsicum annuum L.)子叶外植体愈伤组织发生,同时,还影响油菜小孢子胚再生植株及辣椒子叶再生株的生根,产生粗短根甚或发育为瘤状物。
  • 王同坤, 于凤鸣, 刘庆香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7个品种的板栗叶片过氧化物酶研究结果表明,板栗不同品种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存在着差异,矮化型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一般品种。所测品种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与冠经、树高、干周、新梢长度呈负相关。因此,可以把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作为矮化型板栗品种早期预选的生化指标。
  • 邱小波, 宋芳, 林欣立, 李寅安, 陈杭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65份心里美萝卜的维生素C与花青苷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里美萝卜维生素C含量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相关(r=0.3654,P<0.01);回归处理后,得线性方程式:Y=17.06+7.31X,回归关系达极显著水平(F=9.6460,P<0.01)。此结果说明由花青苷含量(X)估计维生素C含量(Y)有一定的可靠性。
  • 汪宜萱, 刘敏英, 李艳芳, 原宗英, 杜恩强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1991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温室用1989年从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中部晚熟冬麦区、北部春麦区的13个县(市)的不同生态区采集的181个叶锈菌菌株与山西省的33个生产品种、后备品种及亲本材料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叶锈菌群体具有不同的毒性。例如丰抗13在各生态区表现的抗、感反应不一致,即使在表现抗病的地区,其抗性也不一致。
  • 王立新, 古旭, 胡道分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40个小麦、4个黑麦和2个小黑麦品种及品系的胚和盾片进行同工酶电泳分析,发现抗病和感病材料的过氧化物酶酶谱的主要差异在酶谱中部(B区)。B区中一级酶带多,且在具有Rf0.50、0.56两条一级酶带的材料中,86%表现为抗白粉病。B区中一级酶带少的或缺少0.50、0.56带的材料中,91%感白粉病。因此认为用胚和盾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定小麦对白粉病的抗性既简便易行,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刘庆元, 张穗, 李久禄, 郑文明, 陈俊伟, 范龙柱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13个抗病性不同的黄瓜品种抗、感霜霉病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对霜霉病的抗性强弱与叶内的叶绿素含量、糖分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幼苗接种经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增加两条新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感病品种仅增加一条。
  • 路虹, 石宝才, 张芝利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烟蚜茧蜂雌蜂羽化后即可产卵,每头雌蜂一生平均产卵417.9粒(297~568粒),雌蜂寿命9天(6~12天),日平均产卵47.5粒(35.9~79.1粒),羽化后第三天为产卵高峰期,五天之内可以产出一生卵量的73%。该蜂在羽化后第一天(从早8点到晚8点)均衡产卵。
  • 王思政, 黄桔, 宋吉皂, 王连捷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枣树开花后于主干进行环剥是枣树丰产的措施之一,但枣树在环剥以后,常有昆虫于愈伤组织内潜蛀为害,严重影响其伤口愈合,当年减产可达15%~20%,如不及时防治,数年后可造成树体死亡。1990~1991年。对其进行了田间和室内饲养观察。现已查明这是中国枣树新害虫—皮暗斑螟(Europhera batanyensis Cara-dja)为害所致。该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斑螟亚科(Phycitinae)。
  • 陈良, 高占峰, 徐晓荣, 曾艳军, 林余益, 龚云池, 徐季娥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三年生鸭梨树为试材,应用15N标记尿素,探讨了不同施氮期土壤中速效氮和肥料氮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氮素营养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时期对土壤中NH4+-N影响较小,对NO3--N影响较大;不施肥和秋施的土壤中NO3--N在年周期内有两个高峰;而春施、夏施仅出现一个峰值。NO3--N高峰出现的时间,秋施和春施比不施肥的提前1~2个月,其峰值高3.6~4.4倍。峰值的大小顺序是秋施>春施>夏施;结果还表明,土壤中肥料氮主要分布在0~50cm土层;植株体内总氮量与根层土壤中NO3--N含量密切相关。
  • 赵爱芬, 黄学文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用玻璃管观测法研究了四个春小麦品种在不同施氮肥水平下和在无灌溉条件下的根系生长动态。用固定样方法调查了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动态。于成熟期测定了地上、地下生物量,分析了不同施肥、土壤水分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施肥量可促进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但使地下部分生物量减少;无灌溉条件下春小麦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值高于灌溉条件下的春小麦。
  • 姚克明, 张喜文, 宋殿珍, 刘源湘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1987~1988年在山西省屯留试点进行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谷子产量形成的密度、播期、氮、磷和农家肥五项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初步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用产量反应模型研究了各项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单独反应以及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互作效应。优化方案经1988和1989年的示范对比和小面积推广,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 黄海, 方金豹, 唐常青, 张威远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三个甜樱桃品种二年生幼树叶面喷施多效效62.5×10-6,125×10-6,250×10-6,500×10-6,1000×10-6,及土施0.1,0.3,0.5,1.0,1.5g/m2。结果表明,125×10-6以上的浓度都强烈地抑制树体营养生长。土施后第二年仍能很强地抑制枝条生长,而且明显地促进花芽形成,加速了花芽形态分化的进程。但过高剂量使促花作用减弱。叶面喷施的植株。在施后的第二年,不再有抑制生长的效果,其补偿生长量随施用浓度的加大而增加。B 92000×10-6当年也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但低于250×10-6多效唑的控制量。
  • 尚嘉彦, 刘元荣, 李凤敏, 王健康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硬草(Sclerochloa kengiana)在一定密度范围内,密度越高,干重越大,对小麦产量损失越大。作者于1990年和1991年进行了硬草与稻茬冬小麦共生的田间试验及电算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硬草密度、干重、密重积与小麦产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均呈幂函数关系。
  • 李荣改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众所周知,籼粳交F1表现极明显的优势,但结实率低。广亲和基因的发现。使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成为可能。袁隆平据此提出了利用广亲和基因培育亚种间杂交稻超高产育种的见解。
  • 王万通, 贺澄日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半硬粒高赖氨酸突变体开采号是从北京农家种二黄玉米自交选系过程中分离出的新资源。它是1984年在二黄自交4代的单株果穗上出现的,经过选择加代,第7代成为各种性状稳定的纯合自交系。
  • 王登社, 郭振国, 牛丽娟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早熟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坝薯9号”为试验材料,在水浇条件下对马铃薯高额丰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相应数学摸型,并在生产实际中证实了该模型的实际效果。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 范书曦, 张方亮, 周蛟, 李汉秋, 姚炜光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鸡IBD(BKF株)油佐剂灭活疫苗是1986年研制成功的。至今,从制苗工艺研制、改进及乳化设备换型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 杨振伟, 傅友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麦黄杏是一个成熟较早、品质较优的杏树优良品种。但因座果差,产量低而影响经济效益。本研究旨在探明PPP333在明显提高麦黄杏花芽形成率、花芽座果率及其产量,显著抑制营养生长,使其叶片浓绿,提高树体抗病性方面的作用。
新闻公告 更多
高影响力论文 更多
版权信息
二维码
  • 《华北农学报》官网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