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晨, 王祯, 朱先约, 杨瑞, 倪博立.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伴孢晶体蛋白生物毒力效果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355-362. |
[2] |
王云美, 高祥扩, 冯素芬, 杨克昌, 江鲁华, 赵自仙, 李丽争. 不同环境下玉米籽粒油分及饱和脂肪酸含量的遗传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3): 81-89. |
[3] |
赵自仙, 江鲁华, 高祥扩, 杨克昌, 李丽争. 玉米籽粒油脂性状的间接选择和遗传改良[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S1): 54-60. |
[4] |
王秀芳, 任广伟, 周显升, 王新伟, 陈丹, 李世博. 低温对不同虫态烟草甲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S1): 287-289. |
[5] |
宋健, 冯书亮, 王容燕, 王金耀, 曹伟平, 杜立新. 对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增效剂的初步筛选[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S1): 268-273. |
[6] |
胡晓婷, 宋健, 王容燕, 杜立新, 曹伟平, 王金耀, 冯书亮. 对铜绿丽金龟幼虫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的分离及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6): 81-83. |
[7] |
戴荣彩, 陈莉, 陈家梅, 夏福利, 余苹中. 乐斯本乳油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试验[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1): 133-135. |
[8] |
郭线茹, 张建设, 孙淑君, 王威. 麦黑斑潜叶蝇幼虫和蛹在麦田的空间分布特性[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1): 86-88. |
[9] |
王容燕, 冯书亮, 范秀华, 曹伟平, 胡明峻. 对金龟子幼虫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杆菌HBF-1菌株发酵培养基优选[J]. 华北农学报, 2003, 18(S1): 96-98. |
[10] |
李巧丝, 刘芹轩, 高宗仁, 刘孝纯, 吴孔明, 邱峰, 张典, 许天佑. 棉田玉米螟的发生为害及分布型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0, 15(1): 62-66. |
[11] |
李学伍, 郭成留, 孙春青, 铁付有. 甲苯咪唑及丙硫苯咪唑对大白鼠不同感染期的旋毛虫肌幼虫杀虫效力[J]. 华北农学报, 1992, 7(2): 102-106. |
[12] |
赵文臣, 石庆宁, 李建成, 孙洗, 高占林,. 核桃举肢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91, 6(S1): 178-178. |
[13] |
黎新莹, 冯书亮, 傅韵琴, 范秀华, 邢建民. 用亚洲玉米螟测定苏芸金杆菌制剂毒力效价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91, 6(1): 53-56. |
[14] |
徐筠, 王源岷. 亚洲玉米螟及石河子玉米螟幼虫形态学记述[J]. 华北农学报, 1990, 5(2): 100-105. |
[15] |
田亚斌. 玉米、绿豆原生质体的游离和融合[J]. 华北农学报, 1987, 2(3): 1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