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红云, 高占锋, 付才, 黄志国, 常志强, 刘悦. 大枣不同组织氮稳定同位素变化规律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429-434. |
[2] |
庞羽彤, 来盼, 李青雁, 李小龙, 周飞飞, 霍宇鹏, 赵宇玮. 差异NaCl处理时间对青稞和大麦生理影响的比较[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223-228. |
[3] |
王平, 贺学礼, 赵丽莉, 马丽, 郭辉娟. AM真菌和施氮量对黄芩幼苗生长和微量元素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S1): 259-263. |
[4] |
申洁, 侯思宇, 孙朝霞, 王玉国, 郝炯. 正交优化枣树ISSR-PCR反应体系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2): 116-120. |
[5] |
智福军, 贾彦丽, 梁海永, 吕瑞江, 褚凤杰. 利用RAPD技术进行枣树的品种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S1): 110-114. |
[6] |
郭金丽, 张相文, 张姝媛, 那光宇. 盛果期金红苹果树(GM256中间砧)矿质营养及施肥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6): 195-198. |
[7] |
孙朝霞, 王海燕, 王玉国, 侯思宇, 张艳. 枣树RAPD分析体系优化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4): 115-118. |
[8] |
王玉明, 刘茂, 李志平.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田间试验[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S3): 147-149. |
[9] |
赵丛枝, 张子德, 唐霞. 不同贮藏条件对赞皇大枣采后生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S1): 91-94. |
[10] |
王玉海, 橘昌司. 黄瓜不同品种对高温驯化的反应[J]. 华北农学报, 2002, 17(S1): 36-40. |
[11] |
赵海祯, 梁哲军, 齐宏立, 王玉香, 邵新胜, 聂安全. 不同时期水肥藕合对旱地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2, 17(S1): 61-65. |
[12] |
巫东堂, 安鸣, 李红梅, 焦晓燕. 枣树化控营养素研制及应用[J]. 华北农学报, 2002, 17(3): 109-113. |
[13] |
丁维新. 黄泛平原土壤中有效态锰的分布及锰肥的增产效果[J]. 华北农学报, 1994, 9(4): 98-103. |
[14] |
王思政, 黄桔, 宋吉皂, 王连捷. 中国枣树新害虫—皮暗斑螟研究初报[J]. 华北农学报, 1993, 8(1): 80-82. |
[15] |
王思政, 黄桔, 宋吉皂, 王连捷. 枣树新害虫——皮暗斑螟研究初探[J]. 华北农学报, 1992, 7(2): 122-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