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路垚, 杨琳燕, 朱清杰, 马吉飞, 李桂霞, 胡德宝, 李瑞忠, 常瑛军. 磷酸化姬松茸多糖制备、安全性及抑菌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371-377. |
[2] |
王兴红, 李红叶. 柑橘叶点霉菌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1): 123-127. |
[3] |
王志强, 王俊哲, 辛泽毓, 曲奕威, 林同保. 华北平原夏玉米农田CO2通量与光合特性及主要环境因素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3): 117-122. |
[4] |
常佳迎, 寇宏达, 乔丹娜, 张艳杰, 赤国彤, 李亚宁, 李兴红, 刘大群. 葡萄灰霉病菌Flipper转座子扩增体系的建立和优化[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3): 227-233. |
[5] |
韩光明, 李三和, 陈志军, 向发云, 游艾青, 陈温福.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高效水稻遗传转化影响因素[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S1): 46-50. |
[6] |
杨清, 苏光荣, 韩蕾, 王正良, 孙启祥, 彭镇华. 版纳甜龙竹DNA提取方法及AFLP反应体系建立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S1): 32-37. |
[7] |
李玉欣, 师长海, 乔匀周, 董宝娣, 廉诗启, 刘孟雨, 刘海培. 冬小麦蒸腾效率对土壤水分响应的生理机制探讨[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1): 121-125. |
[8] |
谭静, 陈洪梅, 韩学莉, 段智利, 汪燕芬, 番兴明. 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S2): 155-158. |
[9] |
李月英, 刘全喜, 张文英, 柳斌辉, 李新, 谢莉莉, 马敬民, 李爱国, 栗雨勤. 黑龙港流域冬小麦产量与气象因子相关与通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S2): 329-333. |
[10] |
过伟民, 尹启生, 宋纪真. 烟草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S2): 358-362. |
[11] |
王志刚, 高聚林, 王俊, 孙继颖, 胡树平, 王永平, 张钧.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生态因素对玉米生长发育和饲用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5): 202-207. |
[12] |
张颖, 王金春, 薛庆林, 马德伟, 冯蕾, 孟静. 设施栽培中CO2施肥技术的应用[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S1): 109-113. |
[13] |
刘奇志, 曹海锋, 王玉柱, 孙浩元. 昆虫线虫对植物线虫的抑制作用[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S1): 127-130. |
[14] |
赵小刚, 谭支良, 汤少勋, 孙志洪. 瘦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S1): 186-190. |
[15] |
刘建高, 张军, 印遇龙, LIU Qiang. 抗性淀粉的功能及影响其含量的因素[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S1):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