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妙玲, 王智兰, 杜晓芬, 韩康妮, 连世超, 李禹欣, 成锴, 李颜方, 王军. 谷子重组自交系群体株型和产量性状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3, 38(4): 91-100. |
[2] |
宋慧, 古斌权, 张香琴. 中国南瓜×印度南瓜种间杂交自交系及组合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6): 91-102. |
[3] |
贲海燕, 郝永娟, 霍建飞, 姚玉荣, 高苇, 王万立. 草莓白粉病菌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6): 182-190. |
[4] |
凌晨, 赵洪, 颜军, 马莹雪, 冯艳芳, 张靖立, 李波, 邓超, 徐振江. 基于SSR标记的莴苣品种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应用[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4): 34-44. |
[5] |
李想, 朱丽丽, 李小飞, 王其才, 杨学贵, 甘淑萍, 毛小锋, 陈志国. 青海柴达木盆地藜麦品质表现及营养成分聚类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209-219. |
[6] |
董辉, 杨莉, 李莉, 张建军, 范婧芳, 宋世佳, 杨雷, 李海山. 基于SLAF-seq技术构建栽培草莓高密度遗传图谱[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6): 52-57. |
[7] |
何海锋, 吴娜, 刘吉利, 常雯雯, 张永乾, 蔡明, 陈娟, 杨亚亚. 盐碱地不同柳枝稷品种生物质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273-280. |
[8] |
苏丽艳. 草莓生长素响应基因FvIAA17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4): 46-52. |
[9] |
苏丽艳. 草莓FvARF5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3): 16-22. |
[10] |
郭丽芬, 张跃, 胡尊红, 胡学礼, 高梅, 王沛琦, 杨谨, 代梦媛, 李文昌, 刘旭云. 云南红花地方种质资源品质特性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及评价[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S1): 22-28. |
[11] |
姜童, 王辉, 陈宁, 付翔, 杨延杰, 林多. 利用InDel指纹图谱评价鲁西南地区簇生朝天椒品种的相似度[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2): 126-132. |
[12] |
史宏. 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1): 150-159. |
[13] |
董辉, 杨莉, 杨雷, 李莉, 张建军, 范婧芳. 草莓新品种石莓10号营养品质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S1): 125-129. |
[14] |
李立新, 司守霞, 魏安智, 刘玉林, 冯世静, 杨途熙. 基于花椒转录组序列SSR分子标记开发及花椒种质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5): 69-77. |
[15] |
蔡健, 祝旋, 谢实龙, 范海燕, 邢彬, 马同富. 利用EST-SSR标记和形态性状检测31个芍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9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