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泓凯, 张潇屹, 曾慧云, 邓婧涵, 陈晓峰, 宋丽芬.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不结球白菜生理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312-319. |
[2] |
秦艳梅, 李向, 赵建军, 王彦华, 轩淑欣. 不结球白菜品种基于SSR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3): 62-66. |
[3] |
李向, 轩淑欣, 王彦华, 赵建军, 申书兴. 不结球白菜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4): 119-122. |
[4] |
单奇伟, 陈龙正, 徐海, 宋波, 安林海, 胡俏强, 苏小俊, 袁希汉. 不结球白菜Ogura雄性不育花器官形态及败育细胞学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S2): 25-29. |
[5] |
崔秀敏, 张义凯, 王秀峰, 刘春生, 陈秀灵. 不结球白菜品质性状与矿质营养的典型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S2): 25-28. |
[6] |
高秀瑞, 陈凤敏, 刁春英, 潘秀清, 武彦荣, 李冰, 陈贵林. 不同形态氮素替代硝态氮对蔬菜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6): 208-211. |
[7] |
蒋武生, 张晓伟, 姚秋菊, 原玉香, 耿建峰. 活性炭对小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5): 93-96. |
[8] |
马丽华, 沈火林, 王娟娟, 郭爽, 谭芳. 不结球白菜小孢子胚成苗及倍性变异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S1): 200-203. |
[9] |
王超楠, 冯辉, 姜凤英, 刘如娥, 周英. 小白菜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影响因素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S1): 204-206. |
[10] |
赵前程, 吉立柱, 蔡荣旗, 刘莉莉, 佟志强, 孙德岭. 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6): 65-68. |
[11] |
田保明, 蒋武生, 张晓伟, 原玉香, 耿建峰, 曹刚强, 韩永平, 赵珍, 廉玉利. 提高油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频率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1): 116-119. |
[12] |
蒋武生, 原玉香, 张晓伟, 耿建峰, 韩永平, 高睦枪, 栗根义. 提高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率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6): 34-37. |
[13] |
刘燕燕, 沈火林, 刘以前. 高温胁迫对不结球白菜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5): 25-29. |
[14] |
赵冰, 闻凤英, 王玉龙, 宋连久, 刘晓晖, 张斌. 青麻叶大白菜小孢子培养及新品种选育[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2): 26-29. |
[15] |
高秀瑞, 陈贵林, 潘秀清, 武彦荣. 叶面喷施氨基酸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3, 18(S1): 142-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