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毓妹, 王志, 毕铭照, 张汀, 杨文香, 刘大群. 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室内药剂筛选与复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245-250. |
[2] |
屈振刚, 路子云, 赵聚莹, 张小风, 李建成, 李辉利, 赵朋伟. 玉米田褐足角胸叶甲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S1): 225-228. |
[3] |
董喆, 李会霞, 孟瑞霞, 魏春光, 史丽, 冯淑军, 孟焕文. 亚洲小车蝗对其雌成虫粪便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6): 124-128. |
[4] |
郭景旭, 李子钦, 张辉, 包玉英. 胡麻枯萎病生防放线菌的抗菌活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4): 141-146. |
[5] |
王秀芳, 任广伟, 周显升, 王新伟, 陈丹, 李世博. 低温对不同虫态烟草甲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S1): 287-289. |
[6] |
杨合法, 范聚芳, 梁丽娜, 孟艳玲, 张书奎, 李季. 有机、无公害及常规生产模式黄瓜主要病害及控制效果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S1): 240-245. |
[7] |
刘奇志, 李俊秀, 徐秀娟, 孙春梅, 康宇静, 周海鹰, 胡敦孝, 马骥, 李尚霞. 小杆线虫防治花生田蛴螬初步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S2): 250-253. |
[8] |
郅军锐, 任顺祥. 天竺葵品种、胡瓜钝绥螨和花粉对西花蓟马为害水平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S1): 140-143. |
[9] |
秦玉金, 鞠国钢, 胡荣利, 沈琴堂.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初探[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S1): 172-176. |
[10] |
孙建华, 齐军山, 冯欣, 路福平, 杜连祥. Sr18生物杀线虫制剂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4): 74-78. |
[11] |
李笑硕, 邢振彪, 徐东, 康丽敏, 康茂趣, 何刚曦. 包头市蝗虫常见种类与综合控制措施[J]. 华北农学报, 2004, 19(S1): 74-77. |
[12] |
董志平, 李青松, 高立起, 董立, 马继芳, 赵鑫, 梁秋华, 张治泉. 谷子纹枯病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J]. 华北农学报, 2003, 18(S1): 103-107. |
[13] |
程伯瑛, 赵廷昌, 孙福在, 牛玉山, 李文斌. 山西省辣椒疮痂病病原鉴定、发生规律和防效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2, 17(3): 129-134. |
[14] |
孙建华, 宇克莉, 陈宏, 彭德良. Sr18真菌代谢物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2, 17(1): 119-123. |
[15] |
李巧丝, 刘芹轩, 高宗仁, 刘孝纯, 吴孔明, 邱峰, 张典, 许天佑. 棉田玉米螟的发生为害及分布型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0, 15(1): 62-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