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农学报 ›› 1965, Vol. 1 ›› Issue (3): 43-46. doi: 10.7668/hbnxb.1965.03.011

所属专题: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疙瘩梨发生原因及防治试验

肖振汉, 莫菊皋   

  1. 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出版日期:1965-09-28
  • Published:1965-09-28

摘要: 疙瘩梨又名鬼头梨,因其在蜜梨上发生严重,故又有蜜梨疙或疙瘩蜜之称。被害梨果表面凹凸不平,果形变小,仅为正常梨果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在洼陷部份颜色变深,内部石细胞增多,组织变硬,甚至用刀挖切都觉费力。凸出部份的组织虽较疏松,但终因发育畸形,无正常梨的滋味,完全失去经济价值。被害轻者果形大小虽近于正常,凹陷也不太严重,但收购价格仅为好果的二分之一。在被害品种中以蜜梨最重,麻梨、白梨、赶宵梨等次之,酸梨也有翅度被害,但不甚明显。

关键词: 发生原因, 疙瘩, 梨果, 套袋, 蜜梨, 被害率, 椿象, 为害, 防治效果, 防治试验

引用本文

肖振汉, 莫菊皋. 疙瘩梨发生原因及防治试验[J]. 华北农学报, 1965, 1(3): 43-46. doi: 10.7668/hbnxb.1965.03.011.

使用本文

0
    /   /   推荐 /   导出引用

链接本文: http://www.hbnxb.net/CN/10.7668/hbnxb.1965.03.011

               http://www.hbnxb.net/CN/Y1965/V1/I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