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陆光远, 陈晓婷, 余珠, 付桂萍, 张宗急, 赵永国. 南方早熟油菜新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其光合特性[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4): 113-121. |
[2] |
陈景玲, 朱秀红, 王谦, 袁远, 苗蕾, 赵勇, 吴明作. 番茄果实与空气间对流换热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6): 229-232. |
[3] |
毕相东, 张树林, 邢克智. TTPC对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1): 223-228. |
[4] |
刘淼, 梁正伟. 草地生态系统硫循环研究进展[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S2): 257-262. |
[5] |
王建林, 温学发, 孙晓敏, 王玉英. 华北平原冬小麦生态系统齐穗期水碳通量日变化的非对称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5): 159-163. |
[6] |
田菲, 韩淑敏, 胡玉昆. 洋河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及驱动因子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S2): 353-357. |
[7] |
樊静, 杨永辉, 张万军. 冶河流域径流减少的驱动因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S2): 175-179. |
[8] |
辛吉武, 蒲金涌, 马鹏里. 西北旱作区不同种植方式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定量评价—以天水市为例[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S1): 156-159. |
[9] |
李云鹏, 娜日苏, 刘朋涛, 陈素华. 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遥感监测与气候成因[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S3): 56-61. |
[10] |
姚艳荣, 贾秀领, 马瑞崑, 张全国, 冯延茹, 胡阿丽. 冀中南强筋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稳定性差异及地域和气候因子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S2): 23-28. |
[11] |
王永, 赵举, 程玉臣.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风蚀气候侵蚀力的计算与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S1): 57-60. |
[12] |
吴学宏, 曹艳芳, 陈素华.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动态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S1): 65-68. |
[13] |
雷振生, 吴政卿, 田云峰, 罗鹏, 杨会民, 刘媛媛, 白由路, 孙克刚. 生态环境变异对优质强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3): 1-4. |
[14] |
高涛, 于晓, 李海英. 内蒙古粮食作物热量和降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分布特点[J]. 华北农学报, 2003, 18(2): 99-102. |
[15] |
梁留科, 吴次芳, 曹新向. 土地生态系统演化的时间观[J]. 华北农学报, 2002, 17(4): 123-127. |